新闻中心

【中国科学报】索有瑞:一位青海人的“浆果情”

发布时间:2018-04-16 

 

 

索有瑞和白刺果。

  ■本报记者 沈春蕾 

  “浆果情”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索有瑞的网络ID名,小小的网络昵称便能窥见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浆果研究的情有独钟。

  索有瑞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近年来,索有瑞以青海东部沙棘、树莓、茶藨子和柴达木白刺、枸杞和黑果枸杞为研究重点,通过技术转化培育形成了一批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帮助当地走上一条集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资源地农牧民脱贫致富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新道路。

  4月3日上午,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召开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青海省委书记、省长王建军为索有瑞颁发了2017年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的奖励证书。

  有趣现象引发的研究 

  白刺、沙棘、枸杞、黑果枸杞……这些是青海的特色浆果。“每到秋天,酸溜溜的沙棘果是我儿时记忆最深的味道。”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1996年,索有瑞在柴达木盆地考察时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牧民吃了加有白刺果汁的酸奶后血糖降得特别快;二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秋天将白刺果采摘晒干后,来年春天喂给下羔的母羊,羊羔成活率高。

  这引起了索有瑞的重视,他通过研究证实了白刺果的药用价值。此后,他组织科研团队,对沙棘、树莓、茶藨子和柴达木白刺、枸杞和黑果枸杞等展开重点研究。“我们从最早的防沙治沙植物研究,转到小浆果的价值研究。”索有瑞说。

  这一干就是20多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白刺果身价的上涨,索有瑞团队的研究范围也扩大到沙棘、红枸杞、黑果枸杞等高原浆果资源,先后建立了浆果采集技术、果汁分离技术、果汁低温浓缩技术等,以及浆果黄酮、生物碱、多糖、原花青素、色素、蛋白等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解决了规模化利用的技术难题。

  索有瑞主持完成的《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研究与开发》《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研究与开发》等专著,对青海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生物产业的形成壮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开发途径。

  团队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2项,其中66项已授权。索有瑞说:“我们有128项专利在相关企业实施,实施率70.3%,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技术群支撑产业链 

  “资源高质化利用是我们团队的目标,也是企业所追求的。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之所以很高,是因为很多研发是在企业的车间里完成的。”索有瑞告诉记者。

  索有瑞团队在青海省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完善的技术群,并与多个企业进行了合作,主要包括青海康普、清华博众、青海诺蓝杞、青海圣烽科技、可可西里药业、格尔木源鑫堂和青海新泰行等。

  据悉,索有瑞团队与青海清华博众共同研发了沙棘酒、沙棘冰酒以及沙棘Vp粉等产品,形成了“青海青”的品牌产品,这些产品不仅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国内市场,还已远销欧盟、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团队还与康普生物共同研发了沙棘籽油、沙棘果油、沙棘果粉、沙棘总黄酮、枸杞籽油等系列的产品,形成了“呀拉索”品牌,“我们开发的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值快速提升,拉动了整个浆果产业的飞跃发展。”索有瑞说。

  截至目前,索有瑞团队研制了药品、保健食品、果汁类、果粉类、籽油类、生物活性中间体提取物、化妆品等7大系列70余个产品,为资源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推动了青海省地方大健康产业的示范与发展。

  索有瑞很高兴能通过自己从事的生物研究,让家乡的小浆果成为宝贵资源,进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发起成立产学研联盟 

  2010年,索有瑞发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多家企业及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并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生态经济林浆果产学研创新联盟。

  他说:“我们希望联盟可以将科研院所的研发技术平台与企业的产业化平台密切结合,使技术和产品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物产业健康发展。”

  索有瑞也以实际行动践行联盟成立的宗旨,他带领团队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还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保护和种植生态经济林植物的积极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生态建设,实现青海“生态立省”战略。

  通过联盟的努力,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产业迈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快速发展阶段。索有瑞指出:“联盟支撑起4家开发浆果的龙头企业,规模化利用青海浆果资源的产业平台已经形成。”

  据统计,联盟推动的成果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35.5亿元,利税3.89亿元;农牧民增加收入14.45亿元,使10万户、30万农牧民通过采摘浆果脱贫,推动了青海120万亩沙棘、白刺和枸杞林天然林保护与人工林建设工程。

  索有瑞希望自己的科研工作能推动生态经济林的恢复重建与规模化种植,改善脆弱生态,带动生态保护。“让荒漠变绿洲,荒山变青山,甚至成为产业升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中国科学报》 (2018-04-16 第6版 院所)
201841668251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