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密切合作,联合攻关,保障科技项目有序推进

发布时间:2019-07-15 科技处

  青海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生态系统敏感而脆弱。为进一步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试验的顺利开展,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一优两高”的指示精神,在青海省科技厅和省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牵头,与北京林业大学、青海省林业技术科技推广总站、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2019年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科技示范与推广《祁连山林草植被结构调整与功能提升试验示范》(2019-Q-1)项目于近日启动实施。项目调研组一行13人于622-24日就提出的10种林草植被结构调整与功能提升单项技术和建设基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的小流域综合试验示范区对祁连山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选择项目实施样点。

项目组与互助县北山林场进行深入探讨

  调研期间,项目调研组与互助县北山林场、门源县林草局、仙米林场、浩门林场、祁连县林草局、祁连县林场、大通县东峡林场等单位进行了项目整体布局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详细探讨,并依据项目实施要求深入林区对待选样地进行考察与评价。各单位充分发挥资源与经验优势,积极配合,分工合理,标定了一系列单项技术实施点及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样区。

林区实地考察

林区坡地考察

  此次调研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功能区为重点,针对该地区生态保护与恢复中人工林地植被结构不尽合理、水源涵养能力较差等突出问题,经共同商讨和深入林区实地考察,进一步明确了项目专业化施工的技术路线和组织管理,对整合招标内容与方案达成共识。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后续构建基于水源涵养功能保障的林草植被群落结构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基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与稳定性维持的近自然林分结构调整试验示范和基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的小流域尺度景观格局优化调配试验示范等技术路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项目组成员对待选样地进行评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