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海日报】知难而进写人生

——记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候选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特色生物资源中心研究员魏立新

发布时间:2023-05-30 所办公室

出野外的魏立新。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本报记者 王 臻

  “青藏高原就没有我没去过的地方。”说这话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特色生物资源中心研究员魏立新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与自豪。

  扎根青藏高原30年,魏立新为青海藏药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0年来,他带着对藏医药的热爱踏遍了青藏高原的每个地区,脚下的每一步路都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他为之奉献的藏药研究能够造福于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健康事业的努力与理想;

  30年来,他立足青藏高原,攻坚克难,积极研发、传承中藏药精髓,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30年来,知难而进就是他工作时的动力源泉,人生路上的主旋律……

  选择藏药研究 找到毕生所爱

  1991年,魏立新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当记者问起为何选择了藏医药研究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没有为什么,就是命中注定。”

  骨子里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冲劲和藏医药领域的神秘、博大精深,造就了魏立新口中的“命中注定”。不断去解决这个领域的难题,去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那种冒险、那种考验,总是令他兴奋,令他更加渴望学习,更令他觉得对做好藏医药研究的追求愈加清晰而厚重。

  1993年,魏立新开始跟随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宝琛作“塞隆骨”的质量标准研究。在他大胆创新和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下,使用特有的氨基酸去定量胶原蛋白,“塞隆骨”的质量标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一种治疗风湿病的特效药,“塞隆骨”及其系列产品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及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塞隆骨”研究成果的获得,无疑成为魏立新藏药研究人生的起点,但更多的难题与挑战还在科研道路上等着他。

  由于常年做科研,魏立新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野外或实验室,回家的时间规律且短暂。他笑着跟记者讲述,若是自己偶尔得空在家多待些时候,妻子和女儿反倒觉得不太习惯。

  多年来,工作的辛苦在魏立新眼里,竟是甘之如饴的。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时从不叫苦,一年到头出野外做研究也不算辛苦,“就像小朋友爱玩游戏,玩到废寝忘食都还是觉得开心,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不是去完成一项任务,而是在做自己喜欢并甘愿为之付出的事,所以不会计较付出了多少,而是经常会想,付出的够不够。”魏立新说。

  从高山密林到草原雪山,从风餐露宿的野外采样到日以继夜的实验室研究,因为热爱,所以有热血,也是因为这份热血才有了如今的贡献,成就了现在的他。

  让科技成果真正造福于人民

  “亲力亲为是一件幸福的事。”

  无论是当初刚入行的年轻研究员,还是如今满腹知识与魄力的权威科学家,亲自“主刀”是魏立新从未变过的工作准则。

  2007年,起源于印度的藏药材“蒂达”在青海首次成功引种栽培,这不仅对于魏立新来说是人生坐标上的重要符号,对于国家来说更是填补了我国不产“蒂达”的空白。

  “蒂达”是藏语中对印度獐牙菜类藏药材的称呼,是藏医中用来治疗肝病的首选药物,仅在尼泊尔、印度有分布。但随着使用量、使用频率的快速增加,蒂达的野生资源面临枯竭。因此,国际上开展了“蒂达”人工栽培的大量研究,但种子出苗率等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并且在引进之前,国内的藏医学者和研究员甚至很少有人见过“蒂达”的植物形态。

  “我们没人知道它的生长史是怎样的。”当时,要攻克这一难题,绝非易事。

  2004年,魏立新和他的团队踏上了寻找“蒂达”的路。在经历了车祸翻车、伤势未愈、植物稀缺找寻未果的曲折坎坷后,终于凭着怀里那张打印下来的彩色图片,在尼泊尔境内发现了长在土地里的“蒂达”。

  “你只有真正去了解它的生长史,才能找到难点的突破口。那次的采样,不仅解释了业内对‘蒂达’到底是一年生还是两年生的疑惑,更找到了人工栽种的关键。”魏立新告诉记者,研究发现,“蒂达”的生长周期是一年的时间段跨越两个年度,越了冬的“蒂达”才能长大。同时,一千颗“蒂达”种子重量相当于一粒小麦的重量,清楚了“蒂达”种子的真实大小也是人工栽培成功的关键。

  经过种子-出苗-抽薹-开花-成株完整的生命周期,这个魏立新几度用生命换回的种子已经在温室大棚茁壮成长,对解决我国藏药材原料供应不足具有积极意义。

  先做最难的,这位热爱藏药研究的研究员总是爱啃硬骨头。他毫无畏惧,为实地采样,身先士卒下到250米深的渊谷里;他挑战社会焦点问题,创建重金属安全评价新模式;他攻关核心技术,取得藏药安全与质控技术突破……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成绩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魏立新在踏实仔细地搞研究,也在收获中去创新、去解惑,进而为人民、社会、国家做贡献。

  带出一支奋发有为的优秀团队

  统一藏药规范是魏立新一直以来的职业目标,他也一直为此而努力着。但是最初,面对藏药复杂的市场环境和“重金属”问题,他的导师曾告诉他,统一藏药规范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但是,想到其对藏医药的重要意义,魏立新依然决定知难而进。

  如今,他不仅首次研究制定了藏药行业内部第一个区域性炮制规范——佐太炮制规范,而且建立包括15项核心炮制工艺的佐太炮制工艺技术体系,成为藏药炮制品生产、流通、使用、检验、监管的法定技术依据,解决了藏药标准提升与传统炮制工艺阐释的难点问题。

  “用现代科学方法解释藏药的有效性,让藏药走向世界”正通过魏立新的努力变得不再遥远。

  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在科研创新的同时,在不断为国家、为青海的藏医药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据了解,他牵头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中药学”一级学科站点建设,培养高层次藏医药研究人才73人,其中,28人留在青海工作。依托良好的高层次人才基础、先进的重金属安全性评价理论和创新技术,逐步建立青海省内部藏药科研平台、五省区藏药联合平台,有力推动青海藏药科研水平快速提升,确立我省在藏药科研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

  对待学生,他总是必要时给予建议和提醒,鼓励他们在实践中磕绊成长,不局限于别人的条条框框,做自己的创新的“放养式”导师。

  对待同事,他扮演着最擅长解决问题的“大脑”角色。

  “去年,我有幸跟着魏老师参加了三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材料撰写,过程中,能感受到他在各个单位受到的认可度极高,无论是在民族药领域、藏药领域,还是高原医学领域。魏老师对于每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应该做的国家事,担的国家责,以及在世界上要做到一个什么水平,把控的都非常准确。”与魏立新同一课题组的老师周文斌告诉记者。

  做事认真、下功夫,研究从来亲力亲为,还有扎实的专业素养、知难而上的韧劲和深度的思考研究能力,让魏立新影响并带动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成长起来。

  “未来,将以推动我省中藏药和冬虫夏草产业升级为目标,通过攻关汞、砷等重金属有效性评价技术难题,为保障与带动青海牧区乡村振兴与农牧民增收,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办法。”魏立新说。

  来源:《青海日报》(2023年5月30日第4版)

《青海日报》202305300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