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技】西北高原所高寒草甸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草甸不同植物功能类群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模式和生态适应机制”进行了验收和成果评价,专家认为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依托海北、果洛的3个增温梯度平台,研究了植物功能性状在增温与放牧下可塑性响应的敏感性分异、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和群落谱系结构的响应、增温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等。研究发现,高寒草甸禾草类、莎草类、杂草类功能群对不同增温幅度的响应模式分别属于“活跃型”、“惰型”和“稳定型”。增温下延长了植物生长季,植物的花蕾期或抽穗期对增温和刈割的响应有趋同性。增温与刈割使麻花艽、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和矮嵩草茎叶性状显著大型化。增温使群落谱系结构从随机转向聚集,而刈割增强了群落谱系结构聚集程度。增温降低了丛枝菌根真菌(amf)物种与系统发育丰富度,刈割能够缓解增温所导致的amf的物种多样性降低,两者的交互效应改变了植物的群落组成与谱系结构。发现不同增温幅度对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毛虫幼虫期的发育期缩短,体重有减轻的趋势,幼虫存活率增大。
项目初步揭示了高寒草甸群落谱系结构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梯度增温与模拟放牧的响应规律,对高寒草甸植物气候变化响应机理的认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来源:光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