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消失了的柴达木兽
柴达木兽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麝牛类牛科动物,它生活于中新世的青海省海西柴达木盆地。它与今天分布于环北极圈的麝牛是同种,可它早已在青藏高原的古环境变迁中灭绝。在近代考古历程中,柴达木兽化石的出土量极少,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未解之谜。
1927年5月9日,西北科学考察团从北京出发,踏上了西行的旅程。考察团开始了对中国的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地的考古调查。
1932年,托素湖边发现柴达木兽化石
1932年5月,西北科学考察团结束了对内蒙古包头、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的科学考察后,进入青海境内。他们来到了位于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柴达木巴隆及乌兰大坂一带。
考察团团员保林(Bohlin)在托素湖周边展开考古调查。突然,他在托素湖附近的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两块动物骨骼化石,经过仔细研究,保林认为这是两块动物头骨化石,只是它们的角器、角盘等的形状与其他动物不同。当时考察团中没有人能够叫得上这种动物的名字,于是,根据“首次发现地命名”的原则,保林为它命名为“柴达木兽”。
在青海的考察结束后,保林对自己发现的这两块柴达木兽化石作了初步的考证和鉴定,他认为,柴达木兽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麝牛类牛科动物,曾生活于晚中新世早期。1935年,他将自己的考察结果撰写成专著《柴达木盆地第三纪动物区系》,发表于瑞典《地理学纪事》杂志,首次向全世界介绍了柴达木兽。
曾被误认为是青海独有物种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文靖说,在很多考古学文献中,柴达木兽被认为只是生活在柴达木盆地,而被认为是青海独有物种,因为自1935年在青海海西地区发现以来,在中国甚至世界上再无此类化石发现。
直到201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史勤勤博士在甘肃的临夏盆地发现了一种新的晚中新世柴达木兽化石。虽然,这种柴达木兽化石与托素湖发现的在形态上稍有不同,但科学家依然认定这种化石具备了柴达木兽的基本特征:年代与属型种相当、拥有同样奇特的角器。
“这个新种被命名为短吻柴达木兽。它的发现,使得科学家们改变了柴达木兽的分布范围的认识。这也是相隔近八十年后,麝牛类牛科动物化石在我国的第二次发现。”李文靖说。
奇特的角盘
李文靖介绍,柴达木兽的角的形态十分特殊复杂,可称为角器:顶骨上有一个大的圆盘形的骨质结构,称后角盘;真正的角心退化,位于角盘之前、眼眶上方,并且两侧角心不对称。这种近似独角的角心形态在所有牛科动物中绝无仅有。
据有关资料介绍,柴达木兽的角器后部形态类似于现代的麝牛角心基部的赘生骨疣,因此它的角鞘形态可能也与麝牛角鞘基部类似,呈圆形隆起,而并非我们常见的直立角鞘。尽管柴达木兽的角盘与头骨的纵轴之间存在微弱的扭转,但角盘本身及头骨都为对称结构。
至于柴达木兽的角器、角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李文靖推测,这样独特的犄角结构和形态,有可能是柴达木兽用来打架的武器。
史勤勤博士对在临夏新发现的柴达木兽展开了详细研究后发现,这种柴达木兽虽然在年代上与属型种柴达木兽大致相当,但它的真正的角心部分更加退化,额窦缩小位于角器之下,代表了一种更加特化的类型。在他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的论文中,还补充了短吻柴达木兽的面部特征,包括鼻骨极度退缩并增厚,鼻孔侧缘生长赘生骨疣,上颌骨短而高等,他认为,这些面部特征同样特化而罕见。也正是根据这个特征,史勤勤博士才将它命名为短吻柴达木兽。
活跃于中新世的神秘物种
距初次描述新物种短吻柴达木兽至今,已过去了80年。由于考古发现的柴达木兽化石标本极其稀少,柴达木兽依然是个神秘的物种,科学家们很难根据现有的化石标本资料对它开展更加详细的研究,从而获知它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等详细信息。
“但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说,柴达木兽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因此,可推测柴达木兽作为麝牛科的一个分支,有可能只分布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狭长山林地带,并且数量不多。”李文靖介绍,临夏盆地的柴达木兽化石产地位于盆地的西南边缘,其环境特征或许与盆地中央稍有不同。
李文靖认为,在甘肃临夏地区发现柴达木兽,说明在遥远的古地质年代,从青海海西柴达木地区至甘肃临夏地区的古环境相似。加之中新世时,甘肃古陆呈现出一派生机,适宜的气候使大型哺乳动物得以发展,由于无大的地理阻隔,它们交流、迁徙非常方便、频繁,柴达木兽从青海迁徙到甘肃一带,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从短吻柴达木兽的角盘更加突出、角心更加退化,而且发现的地质年代要比在柴达木地区发现的要晚一些来看,科学家不排除这类物种一直处于进化状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态特化且种群数量少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大,或许由于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加之其生存的地域范围较小,灭绝的可能性更大。”李文靖说。
扩大鼻腔只为适应寒冷气候
李文靖介绍,根据现有资料,已知柴达木兽的化石都为成年个体,它们拥有与现代麝牛相似的角的形态,却不如现代麝牛那样体型高大,这引起了国内古生物学界的重视。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柴达木兽的体型较小,面部很短,鼻孔窄高,表明它们或许与现生高鼻羚羊、羚牛类似。“体型较小、鼻腔扩大,说明当时的气候比较寒冷,但还没有达到足以使柴达木兽迅速灭绝的极寒气候条件,相对而言,中新世时青藏高原的气温比现在的环北极圈的气温稍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青海高原的气候变迁。”李文靖说。
来源: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