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寒草地退化修复示范研究进展顺利
青海新闻网讯 12月20日,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5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高寒草地退化过程及分类修复和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通过研究高寒草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退化演替的生态过程及其特征,对高寒草地退化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量化分析,划分了高寒草地的退化类型和等级,制定了评价指标及划分标准,重新界定了三江源区各类退化高寒草地,尤其是极度退化高寒草甸的面积及分布区域;研发了退化高寒草地分类恢复模式,系统研究了高寒人工草地生产-生态群落稳定性及其调控技术,筛选出不同生态生物学特性的草种及其群落优化配置方案;集成了不同类型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构建了人工草地分类经营与管理技术模式;对退化高寒草地分类恢复模式进行了评价。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各类试验区38100亩,推广示范面积660.38万亩,其中退化高寒草地治理技术推广522.58万亩,建植饲草料基地137.80万亩;建立了青海草地早熟禾良种扩繁基地15000亩,同德无芒披碱草良种扩繁基地6150亩,示范推广135万亩。驯化选育牧草新品种2个,牧草新品系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编制地方标准18项,发表论文103篇(其中SCI论文8篇),出版专著4部。该项成果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为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来源: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