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牦牛”精神
我从出生就在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长大,我的父亲是1965年响应科学院当年“老所带新所”的重大决定,从华北生物所调入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从小耳濡目染,看到和听到了许多我所老一辈科学家在非常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参加工作后,特别是在办公室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各种人群,尤其是在我身边的科学家们、管理人员、后勤保障部门的员工等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地奉献,为高原生物学研究,做出了自己的奉献,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这“科学院人”这一群体所代表的“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
从我记事起,大概是70年代初,我就熟悉了西北高原所的一些老科学家,其中有老所长夏武平先生、郭本兆先生、杨永昌先生、印象初院士、陈集贤、刘尚武、何廷农等。
夏武平先生于1966年放弃了在北京动物所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北京来到刚建所不久的生物所,同广大的科研人员开始了高原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凭着科学家敏锐的观察力,他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提出和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野外定位观测实验站-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几十年来,通过广大科研人员在海北站的不懈努力,为我们今天解决青藏高原特别是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奠定了深厚的科研积累。现在,海北站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开放台站和重点网络台站、国际冻原研究计划野外台站、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郭本兆先生1948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植保系;同年进入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西北工作站,1965年调入西北高原所任植物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西北高原所副所长。郭先生在植物系分类学研究,特别是在禾本科研究中具有很深的造诣,他从植物类群的形态变异入手,侧重器官的形态演化,并结合地理分布、生境等综合探讨植物类群间的系统关系,尤其是对禾科植物系统发育、起源演化问题等有独到的见解。同时,积极开展资源植物的分布与开发研究、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等。先后带队从事青海农田杂草调查、新疆和西藏等地禾本科植物采集。主持或参加编著的专著有《青海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九卷三分册,《秦岭植物志》、《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图鉴》、《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西北野生有用植物手册》等多部。其中《青海经济植物志》于1989年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藏药志》荣获1993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永昌先生195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1962年调入西北高原所。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分类、系统演化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为了获取科研第一手资料,曾多次深入青海、川西和西藏等省(区)进行野外考察,采集大量植物标本和实验材料。先后主编或参加完成《藏药志》,《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三分册,《中国植物志》五十九卷第一分册,《西藏植物志》第二卷、第五卷,《青藏高原药物图鉴》(1-2册),《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1-2),《青海经济植物志》等专著,其中《青海经济植物志》于1989年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报春花科植物系列分类研究”,于1993年荣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藏药志》荣获1993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藏药调查和整理研究”于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上述两位老先生为今天西高所今天系统研究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动态变化和开发利用途径;研究和建立重要藏药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用新方法、新工艺、新剂型及现代质控标准改造常用传统优秀藏成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藏药和特色生物产品,有助于青藏高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丰富我国的医药宝库,促进西部生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前瞻性、原创性的巨大贡献。
陈集贤先生1957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62年调入中科院西北高原所。长期以来,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生理生态和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育成了“高原506”、“高原338”、“高原602”、“高原465”、“高原466”、“高原356”等一批春小麦新品种,经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在高原春小麦生理生态、高产栽培理论与大面积丰产和作物细胞工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循化下滩春小麦复种洋芋亩产吨粮”、“青海省春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春小麦新品种—高原506”获1978年青海科技大会奖;“青海省春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春小麦新品种—高原338”获1981年青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推广春小麦高原506”获1981年青海省推广、引进技术三等奖;“环糊精及其发酵产物在农业上的应用”获1982年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青海灌区春小麦低产田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获1990年青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春小麦高原602的选育”获1992年青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春小麦新品种高原602选育研究和推广”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于陈集贤先生的突出成就,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获野外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8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1989年和199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家;1990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国家科学高技术委员会授予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个人奖。在1988年10月至1990年12月期间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院长、党委委员。
夏武平先生在青藏高原奋斗了几十年,深知青藏高原工作和生活的艰苦,他更知我所的科研人员为高原科学献身的高尚情操,同志们克服高原缺氧、爬冰卧雪,涉足青藏高原山川湖泊,为此,在他担任所长期间,向全所职工提出了高原“牦牛”精神:“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多年来,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牦牛”精神的激励下,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历程中,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2000年之后,由于工作变动,我调到了研究所的办公室工作,时任所长的赵新全也是上任伊始,正值研究所争取进入科学院二期知识创新工程的关键时期,作为一所之长,赵新全同志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自加压力、负重前行。2002年春节期间,赵新全同志的父亲身患重病,而此时的他正在北京为生物所进入中科院二期知识创新工程而努力工作,直到父亲去世前一个星期才回到老人家身边。为父亲办完丧事的当日下午,还没有来得及安慰年迈的母亲,又踏上去北京的征程,次日便向院领导汇报了我所知识创新试点方案。赵新全同志并非不讲亲情,只是他不愿让亲情超越党性、超越他所忠诚的事业。
现任所长张怀刚博士,1982年分配到中科院西北高原所。历任农业研究室副主任、所青年实验室副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2001年起任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至今。长期从事春小麦遗传、组织细胞培养与突变体筛选和新品种培育工作,系统研究了青海高原春小麦品质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成新品种11个。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以后,西北高原所于2002年3月8日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二期,从赵新全到张怀刚担任所长的这些年来,他们带领所领导班子成员,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公道正派。紧紧围绕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这个中心,带领全所职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开拓进取,使西高所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初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科技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西高所由以往求生存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是西高所建所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回顾西北高原所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几代人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牦牛”精神以及对科学技术精益求精、尽责敬业、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使西北高原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现代化研究所和研究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的基地。令人激动和鼓舞,更对那些为西北高原所辛勤劳作、建功立业而现在已经辞世的前辈们肃然起敬,愿他们的事迹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辈们踏着他们的足迹永远前进;祝愿那些还健在的离退休人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时期冀后来的同志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以饱满的革命热情,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增强研究所的创新能力,为发展高原生物科学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