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黄河探源

发布时间:2009-06-29 吴玉虎

在那遥远的地方 

  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我们和许多人对青海的第一印象。而位于东昆仑山的黄河源头地区,则给我留下了永难忘怀的深刻印象,使我觉得青海已不再遥远。这其中主要是那里迷人的高原风光和我们在那里的多次科学考察的经历所致。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曲玛莱县境内巴颜喀拉山的北麓。黄河源区通常是指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西面有雅拉达泽山,东面有阿尼玛卿山。南面是巴颜喀拉山,北面为布尔汗布达山。源区黄河干流河道长约300余千米,流域面积约22 800平方千米。 

  我们对黄河源区的考察是从玛多县开始的。玛多县位于东昆仑山的黄河源头地区,素有“黄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县城坐落在海拔4 300米的黄河岸边的一个山坳里,规模不大,却很紧凑。人们去黄河源头考察或探险旅游都是从这里开始,经鄂陵湖和扎陵湖,再过星宿海而最终到达源头地区,随后再返回。当年的唐蕃古道也从这里经过。我们曾对黄河源区进行过多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综合考察。 

  自1976年开始,我就多次参加了这里的草场资源考察。一踏进玛多县地界即进入了黄河源区,而进入黄河源区就犹如走进了一个千湖之国。到处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湖泊群。鄂陵湖、扎陵湖、托索湖、苦海、冬草阿龙、岗纳格玛错、尕拉拉错、日格错、隆日阿错,还有数湖并列的上、中、下星星海和群湖棋布的星宿海等,能叫出名字的大湖就有十几个,而镶嵌其间的较大水体还有360多个,若说散布全境的“海子”和小湖可就真是难以计数了,这是这里高原地区特有的一大景观。不仅如此,凡到过高原的人都会有一种体会,就是高原上的天空特别蓝,云朵特别白。黄河源区也一样,有着湛蓝的天和雪白的云。与之遥相呼应的正是蓝蓝的湖水和皑皑的冰川。许多到过高原的人都说,不到高原真是不知何为真正的蓝天,何为真正的白云。 

  在当今工业废气排放量不断增加的时代,不到高原,也很难理解真正的无污染的空气是什么样子。要吸新鲜的空气,常言说要到户外,但是,若要尽情地呼吸纯净无污染的空气却最好是到高原来。这或许也正是近年来黄河源区游人逐渐增多的原因之一。不久的将来,或许一些大款富豪们会在这里建起专供定期来呼吸纯净空气的高原别墅;也或许有朝一日这里无污染的空气会像煤气一样罐装,再像食盐加碘一样被加入足量的氧气而后进入千家万户。从这一意义来讲,我们现在就应有意识地提倡保护高原环境,保护高原特有的高寒生态系统。就黄河源区来讲,则应提倡保护这一方净土,保护这一方净水,保护这一方纯净的空气。 

组队探河源 

  1978年7月,由水电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牵头,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研究所和陕西地质大队等单位参加的南水北调西线查勘队来到黄河源区,为规模宏大的西线调水工程作实地勘查,以求从地质、地貌、水文等诸方面为工程选址和制定实施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当时,正在河源区进行植物资源和植物区系地理调查的我有幸应邀随队考察并兼做向导。 

  12日上午,我们离开了玛多县城,沿黄河南岸骑马向西奔河源而去。一路上边走边工作,先后考察了沿途的上星星海和龙日阿错两个小湖及其周围的植被、水文、地质等。8月1日,考察队结束了在玛多县境内的考察,离开了扎陵湖的南岸,拔营起寨,开始向黄河源头地区进发。对我来说,这已是第三次到河源区考察了。途中遇到了同期到达河源区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的湖泊考察队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的黄河河源考察队,并有过业务合作和学术交流。 

  • 珍禽黑颈鹤
  • 魂牵梦绕巴颜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