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十二五成绩 谋划十三五发展
西北高原所召开”123”规划任务完成情况评估会
为全面总结十二五取得的成绩和“123”规划完成情况,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1月18日召开了“123”规划任务完成情况评估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和青海大学相关专家组成评估委员会。与会专家、职工和研究生12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分别由所长张怀刚和兰州分院院长王涛主持。
张怀刚在讲话中指出在此召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五个学科团组任务验收会,这是在2016年度院工作会议后召开的第一次全所大会。会议的目的是:系统总结各学科组、学科团组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深全所职工、同学们对研究所工作的理解,探讨重大任务的组织方式,聆听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贯彻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率先行动”计划,为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奠定基础。
张怀刚同时回顾了研究所围绕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研究制定研究所“123”规划的过程和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相关改革举措,并介绍了在2015年6月中科院组织的分类汇报验收中,我所在2个突破和3个培育方向中有4个被认为处于国内领跑地位,1个处于国内并行地位,1个重点培育被评为优秀,资源配置与科技支撑条件被评为亮点工作。
汇报交流环节由王涛主持,赵新全、魏立新、赵凯、彭敏和曹广民5位首席科学家围绕任务完成情况、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团队组织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和体会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
突破方向一“区域可持续发展——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技术”,研发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关键技术11项,凝练三江源区轻/中度退化草地“保原增多”和重度退化草地“分类治理”的适应性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天然草地用半留半模式”、“草地资源经营置换模式”和“家畜两段饲养模式”3个高寒牧区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和生态畜牧业产业链,为全国唯一以生态畜牧业为主体的国家可持续实验区提供技术支撑。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咨询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建立退化草地恢复及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基地5个,科技支撑8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及3家区域龙头企业,农牧交错区饲草基地推广应用达75.8万亩。
突破方向二“藏药现代化——重金属安全性评价技术”,突破了难溶性重金属体内捕捉技术等以安全性评价技术为代表的藏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项目针对难溶性重金属(如硫化汞)传统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世界性难题,开展了藏药复杂炮制品“佐太”的系统炮制工艺与安全性评价,完成了重金属典型制剂七十味珍珠丸等414例临床安全评价和3160例临床不良反应监测;提出了重金属传统药物“剂量·结构·状态·时间·配伍——毒性”的毒性综合评价新理论,改变了国内外“以元素含量评价一切毒性”的重金属毒性片面评价模式;建立了难溶性重金属在体捕捉与化学形态鉴定等10项核心新技术,突破了制约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安全性评价技术难题;获得了传统藏药重金属安全性方面的30万份新证据;建立“八金八矿”等藏药传统炮制工艺规范21项,原料与炮制品质量控制标准40项,获得“獐牙菜醇苷”国家标准样品1项。该项目对其它民族药、中药、印度Ayurveda医学,以及国内外重金属与健康领域相关理论与技术难题的解决,均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培育方向一“高原生物适应进化机制与分子育种”,运用分子系统学、分子生态学和基因组学的方法较系统地阐明了青海湖裸鲤、高原植物虎耳草属和高原鼢鼠等在高原极端环境下的适应进化机制,发掘耐逆相关基因,开展分子育种。首次提出同域物种形成和趋同平行进化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丰富了进化理论并为长期争议的同域成种的发生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苦味受体基因t2r136等在高原鼢鼠栖息地胁迫选择以及PtrWRKY89转录因子在杨树抗病和低温适应中的作用;筛选到青海湖裸鲤适应高盐碱水体环境的相关调控基因;阐明了EDA基因在鱼类鳞片发育中的作用以及裂腹鱼类鳞片演化对高原极端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从野生二倍体节节麦中发掘抗条锈病YrAS2388基因资源,以人工合成方式导入到六倍体小麦中,提高了青海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完成青藏高原青稞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到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紧密关联标记87个;通过分子和常规育种培育高原776(国审麦2012015)等农业新品种4 个。
培育方向二“青藏高原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开拓资源品质综合评价新思路,构建资源评价技术模式,并成功应用于五脉绿绒蒿、锁阳、大黄和麻花艽等多种资源;引领高原植物资源繁育技术领域,解决暗紫贝母等20种资源繁育关键技术,建立规范化繁育示范基地15处。建立资源生态抚育新模式,成功抚育9种资源;建立含1200个化合物、5100个组分的藏药材化合物库,并完成其化合物的细胞活性筛选;组建青海浆果资源产业联盟,引领资源深度高值开发利用,开发新产品60个,在9家企业成果转化,已统计4家新增产值17.30亿元。
培育方向三“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了天然高寒草地是地球系统大气温室气体的汇,高寒草甸土壤占中国草地甲烷捕获总量的44%;放牧是高寒草地碳氮丢失的主要驱动因子。超载放牧和土地利用格局的转变导致北方草地土壤有机碳贮损失2.3%–2.8%;增温能够降低因放牧对草地N2O排放造成的氮损失,放牧可以降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呼吸对增温的敏感性;水、热改变与养分添加,通过影响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结构而改变高寒草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光合产物的地上/地下分配比,进而影响到高寒草地的生产-生态功能;气候变暖下高寒草地凋落物数量和家畜排泄物的加速分解,是未来高寒草地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机制。
张怀刚在总结讲话时肯定了学科团组首席科学家作出的大量组织协调工作,保证了“123”规划任务的全面完成,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张怀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以本次评估会为基础,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以重大成果产出和问题为导向,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
本次会议的召开全面总结了十二五取得的成绩,为谋划十三五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会议现场
张怀刚主持会议
突破方向一首席赵新全做汇报
突破方向二首席魏立新做汇报
培育方向一首席赵凯做汇报
培育方向二首席彭敏做汇报
培育方向三首席曹广民做汇报
专家讨论
专家讨论
专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