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召开
7月3-5日,“第三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在青海西宁召开。本次大会由青海、陕西、四川、重庆、甘肃、贵州、新疆、云南、宁夏等9个省、市、自治区动物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动物学会和《兽类学报》共同承办。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张怀刚所长、王萍副所长、魏立新副所长、青海省科协于宁青部长、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董得红局长、青海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张堰铭研究员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西双版纳植物园、成都生物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等36所高校、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的186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动物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开幕式由青海省动物学会秘书长张同作研究员主持。
开幕式上,魏立新致欢迎词,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研究所发展历程及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于宁青指出本次会议是我省今年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充分展示西部动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董得红介绍了我省野生动物资源及保护现状,并力邀全国科学家积极参与青海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张堰铭代表青海省动物学会表达了对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本次会议共征集论文摘要101篇,学术报告46个,其中大会主题报告10个,专题报告36个。研究对象涉及无脊椎动物的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及有脊椎动物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研究内容围绕动物形态学、系统学、生态学、行为学、动物地理学、特有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动物模型、基因组学、动物生理生化等多个领域。会议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和分组专题报告。在大会主题报告中,多位专家分别就哺乳动物对特殊环境的适应及种群调节机理,爬行类和鸟类的行为、食物选择及种群扩散, 小鼠血液嵌合模型以及濒危动物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各自最新的研究进展,引发了多位代表强烈兴趣,现场提问和交流气氛异常热烈,并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分组专题会场为广大代表提供了选择倾听、自由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有利于代表们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
本次会议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基本体现了我国西部地区动物学研究现状,并依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和生物特点,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其整体科研力量及研究水平在全国动物学界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2、《兽类学报》、《动物学研究》及《四川动物》在会议中得到宣传和展示,此3种刊物属国内动物学领域主流中文刊物,均由西部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办,为国内的动物学学术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报告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有扎根西部的老专家,也有充满激情的青年才俊。
4、本次会议还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郑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鲁东大学5所东部高校、科研院所的22位专家学者参加,其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本次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我国西部动物学研究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西部乃至全国动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第四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在春城昆明召开。
第三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边疆晖研究员做报告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唐业忠研究员做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徐怀亮教授做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乔继英教授做报告
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权锐昌研究员做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韩联宪教授做报告
青海大学魏登邦教授做报告
兰州大学张胜祥教授做报告
宁夏大学辛国省教授做报告
兰州大学陈强做报告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研究员做报告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