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艰苦奋斗谱春秋 牦牛精神铸辉煌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2-09-11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建所50年庆典上的讲话

张怀刚

(2012年9月8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事、同学、朋友们,大家好!

  九月的高原古城西宁,秋高气爽,在这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建所50周年的大喜日子。

  首先,我代表西高所全体职工,向参加今天大会的各位来宾和以各种形式表示祝贺的单位、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所发展的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借此,请允许我向曾经为西高所的创建与发展艰苦奋斗、鞠躬尽瘁并创造卓越功绩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正在为西高所的创新和发展,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并做出积极贡献的全体职工,以及向为西高所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曾经和现在在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以及进行合作研究的博士后人员,表示真挚的感谢!

  1962年到2012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一个瞬间,但对西高所的发展,却是一段漫长、曲折和辉煌的历程。50年来,西高所人扎根高原,默默耕耘,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高原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一部壮丽的篇章。值此喜庆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西高所半个世纪以来的创业历程,展望未来美好的前景。

  一、五十载风雨兼程,半世纪硕果累累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建于1962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50年来,我所立足于青藏高原,坚持以发展高原生物科学事业、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经过50年的积累和发展,现已成为科技队伍结构合理、实验技术装备先进、园区环境优美的高原生物学研究前沿基地。并逐步形成了以高原生态学、特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原生态农业为主体的优势学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建所初期,我所主要从事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及综合利用、高原水生生物资源及渔业生产、农业丰产技术、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调查及合理利用、高原动植物生理等方面的研究。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踏遍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山山水水,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为高原生物学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基础资料,为研究所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写了《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等国家系统工程丛书及地方动植物志;“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及青藏高原的蝗虫”、“青藏高原鱼类的研究”和“藏药的调查与整理研究”等成果获得了国家奖。同时,我所对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如藏羚羊、高原裂腹鱼类、高原鼠兔、野牦牛、虎耳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动植物开展了长期的进化适应研究。其中“中国龙胆科植物研究”获得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获得2008年度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所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外居于领先水平。1976年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实验站,并进行了大量的高寒草甸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国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所的草地生态系统研究以海北站为核心逐渐扩展到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区域。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进行了高寒草地植物、土壤化学过程、碳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响应等一系列研究,利用野外增强紫外辐射、实验增温等方法开展了高寒草甸典型物种、群落结构及牧草品质对紫外辐射增强、温度升高的响应等创新性研究。首次在国际上开展了定位可控的增温与放牧处理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影响的实验,获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获2009年度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维护青藏高原乃至我国的生态安全,我们选择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环湖地区和青藏铁路沿线,开展了典型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过程的研究和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其中“青藏铁路工程”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江河源主要生态区生态恢复研究与示范”获2004年度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我所提出的“发展青海省生态畜牧业”的建议得到青海省委的高度重视,并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对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三江源生态系统研究团队获得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研究成果“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与生态畜牧业技术及应用”获2011年度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青藏高原独特的环境条件,孕育出众多特色生物资源,其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已成为青藏地区特色产业之一。我所在藏药材和藏药产品的标准化研究及特色生物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主持编写出版了《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青海经济植物志》、《青海经济动物志》和《藏药志》等多部专著;“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成果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形成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研制出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一类动物新药材——塞隆骨;创制出“复方塞隆胶囊”、“藏茵陈片”等获得国家正式批文的一类藏药新产品;建立了20种藏药及藏药材的质量标准与指纹图谱,为青海省藏药企业及其特色生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所在春小麦遗传育种和旱区生态农业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青海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就春小麦的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研究,不仅在春小麦育种及其高产栽培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春小麦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育成了以“高原506”、“高原338”、“高原602”、“高原448”和“高原412”等为代表的高产、抗旱、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8个。其中,“高原506”是青海省第一个远缘杂交育成的高产品种,“高原338”创造了亩产1013.15公斤的春小麦高产世界记录;抗旱品种“高原602”曾经成功推广到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的整个北方春小麦种植区和西藏春麦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培育的“高原602”、“高原412”是青海省目前为止通过国家审定的三个春小麦新品种中的两个,“高原448”仍是青海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我所培育的高原号春小麦新品种在甘肃省和青海省等省区大面积种植,2008年占青海省春小麦种植面积的47%,推动了青海省春小麦新一轮的品种更替。高原号春小麦新品种在“三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创造出系列巨穗小麦种质资源,还培育出“高原363”等巨穗抗旱新品种5个。制定农作物新品种标准17个。其中“小麦巨穗新种质系列的创造及新型超高产小麦的培育”获2001年度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或参与编写出版了《青海高原春小麦生理生态》、《中国北方春小麦》和《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志》等12部专著。

  50年来,我所共取得科研成果317项,获奖成果135项,其中国家奖 15 项;发表论文3735篇,出版著作121部;获得授权专利 38 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37 个,其中国审春小麦新品种2个;研制新药材1个,新药及生物产品10个;制定了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部分专利技术与产品已转让企业开发生产。

  我所现有人员47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44人,在职职工188人,在学硕士生88人,博士生50人,在站博士后6人。188名在职人员中,科研人员118人(占63%)、技术支撑人员43人(占23%),管理人员21人(占11%),离岗安置人员6人(占3%)。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3人,博士学位68人,硕士学位35人。我所为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中药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生物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47人。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74人、硕士研究生417人,先后在流动站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27人。为青海省、高校、院所及企事业单位输送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100多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高原生物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二、锐意进取求创新,励精图治谋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在“西部大开发”雨露的滋润下,西高所趁势进取,不断发展壮大。“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又为我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中科院的领导和关怀下,通过凝练科学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创新机制,于2002年3月8日被正式批准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设立了高原生态学、藏药现代化和高原生态农业三个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信息与学报编辑部和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三个支撑部门。其中,分析测试中心是商务部指定的“食品安全定点检测机构”,农业部指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绿色食品检测机构”和“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兽类学报》是我国唯一报道野生哺乳动物学研究的科技核心期刊。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现有标本48万份,是目前全球馆藏青藏高原生物标本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标本馆,已成为国家和青海省生物学科普基地。

  自开展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我所高度重视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研究所集中资源,加强院重点实验室和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共建科技基础平台。目前,“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已成为国家科技部野外观测研究站,是国内乃至国际高寒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基地。“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已成为院重点实验室。2008年建立的“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将对实现青海省,特别是三江源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具有重大意义。“平安生态农业试验站”是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地区唯一的以农作物和牧草改良为主要目标的生态农业试验站,是国家小麦中间试验基地。另外,建立了“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藏药药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推动了国际合作和院地合作。研究所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生态学、动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和作物遗传育种等学科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与地方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实施多项科技项目,建立了相应的科研示范基地和成果研发平台,为地方和企业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十五”以来,通过项目实施、成果推广、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使地方相关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

  根据中科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西高所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契约管理、严格考核、待遇从优的管理机制,健全了聘用制条件下的三元结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了岗位聘任考核制度和监督体系。在学术和科研管理上,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用人制度和科研管理运行模式,充分调动了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我所将工作重心从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转移到领衔式科技将帅人才的吸引、培养和造就上来。坚持稳定现有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培养骨干人才的原则,按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建立选人、育人、用人的一体化机制。

  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是保障我所持续发展的灵魂和重要前提。尊敬的老所长夏武平先生提出的“牦牛精神”一直激励着几代西高所人在青藏高原“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奉献”。开展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更是将创新文化建设作为实现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不断继承和发扬“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并在外在环境、内在制度、文化氛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中科院、地方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对园区建设进行了长远规划。通过对办公用房、实验室改造,仪器设备增置、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和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以及研究生办公、住宿条件改善等措施,目前已初步建成环境优美、形象鲜明、信息畅通、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科研基地,为保证创新和任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为知识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及吸引人才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今朝奋起展宏图,携手并肩谱新篇

  回顾我所半个世纪的历程,现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历经了工作条件艰辛,人才流失严重,生活环境较差等困难,迈出的每一步要比发达地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代价。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一支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优秀科技队伍,具备解决极端环境生态学科学前沿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的科研能力。展望未来,国家“十二五”规划及中科院“创新2020”规划的实施,将为我所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学科布局上,针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生物学发展前沿,结合中科院“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继续围绕生物与极端环境耦合关系和高原生态系统演化、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两大长期战略研究计划,全力发展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藏药现代化与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业三个战略领域,在适度增加人员规模的基础上,整合全所的科研力量,凝练成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高寒草地的健康与生物安全、高原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藏药现代化、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利用、高原作物与牧草品种选育和高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九个研究方向。通过优化调整,形成能够支撑我所“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相对稳定的学科布局,全面提高我所在国家层面上的综合竞争力、国际科学界的影响力和为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继续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我们相信,通过努力,我所能够进入国际公认的著名研究所行列,形成代表国家水平的、具有国际地位的科学家群体,并成为高原生物学领域科技创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为实现我所“创新2020”规划目标,将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推进“123”规划实施。加强学科团组建设,将科技创新集中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技术”和“藏药现代化—重金属安全性评价技术”两个突破及“高原生物适应进化机制与分子育种”、“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三个培育方向上,脚踏实地实施好研究所“123”规划。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有利环境,吸引领衔人才与骨干人才,鼓励青年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修和合作;借助青藏高原地域优势,提升持续发展的能力。

  3、强化研究平台建设。注重野外台站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建设,提升研究水平;重视重点实验室和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为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4、促进创新集群发展。凝练科技目标,组织创新队伍,努力为“西北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集群”和“西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创新集群”做出贡献。

  5、加强党建和创新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创新2020”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各位来宾、朋友们,我们在半个世纪的艰苦历程中创造了西高所辉煌的今天,我们将继续继承和发扬敢于创新、勇于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的“牦牛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新起点,扎实推进研究所“创新2020”,一心一意谋科学发展、凝神聚力求创新突破,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我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及各位来宾的光临!再次感谢离退休同志、在职职工和研究生为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