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西高所在青藏高原土著动物适应进化方面研究取得新成果

发布时间:2007-06-28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进化重点实验室在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方面通过分析线粒体DNA遗传变异,对牦牛遗传多样性和驯化历史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家牦牛选种、育种提供了分子依据,填补了大型有蹄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的空白,对我国西部地区牦牛产业的科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追溯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文明史、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形成等具有重要价值;在研究了裂腹鱼亚科鱼类的分类、起源、物种分化、种群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水系演化及地理隔离之间的关系,认为裂腹鱼亚科鱼类的演化与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第三次隆升、以及种群的邻域扩张与气候环境的波动和水系的演化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构造变迁和水系演化过程以及合理制定鱼类保护策略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具有重大理论价值,是裂腹鱼类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提出了 “在青藏高原极端压力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鼠兔leptin蛋白可能发生了适应性的功能进化,可能产生了新的功能或原有功能的加强”新观点。该研究为青藏高原极端环境条件下动物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同时也为开发和利用鼠兔leptin蛋白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首次报道生活于高原的牦牛和高原鼠兔组织中HIF-1α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与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相吻合,该结论对揭示高原动物低氧适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高原生物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高原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该研究成果于2007年6月9日通过了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