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我与科学世界

发布时间:2013-07-26 

吴玉虎

1951年初,我出生在陕西关中平原沣河西岸的一个小村庄。故乡清澈的小河堤岸上有着茂密的灌木林,村庄周围明净见底的池塘边长满了五彩缤纷的乡花野草,这就是我童年玩耍和梦成长的地方。河塘鱼蟹雁鸭、堤岸花草树木常是我目光聚焦的对象。

略通医道、好种草药的祖父常带我去看他在田间种植的一些中草药如草红花等,并常讲一些中草药治病的知识和故事给我听,再加上日常的拣柴拾麦穗、锄草挖野菜等童年生活,耳濡目染和自主辨认的学习结果,使我对作为“植物”的花草、特别是能给人治病的中草药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特别的喜爱。

小学二年级时,我随在青海省教育厅工作的父亲来到西宁上学,直到中学毕业后不得已当了“知识青年”返乡务农,才又把城市生活使我早已淡忘了的对中草药的兴趣捡了回来。劳动之余,除了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外,就是买医书、查药方、采花草、对描述,自己“配药”、“治病”…… 到后来,考大学报医学院校的中医药专业,未能如愿而走进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的草原专业。但是,我入学时从家里带去的书,却绝大多数都是有关中草药和中医学方面的。好在草原专业其中有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植物学,至此,我才算是正式走进了植物科学的世界。自然,植物学成为我最喜爱的科目之一,以至于临毕业时,教授我们植物分类学的王朝品和富象乾两位老教授,一再动员我留校接他们的班,而我却任性地来到了青海。来到了平均海拔4 5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的黄河源头地区,对这里的高原、高山植物多样性进行了长达10年的全面考察。10年间,我几乎跑遍了黄河源区的每一条山沟,爬过了许多5 000米以上的高山,采集了2 400多号珍贵的植物标本。当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制作腊叶标本所需的台纸,我就自己想办法,用面粉熬成糨糊,将几层报纸加一张白纸作为封面糊在一起,制成“台纸”,将标本缝在上面。就这样,我为我国在这一地区的植物研究积累了第一套最完整的标本,填补了我国在本区缺乏成套植物标本的空白。从此,我也就更进一步地热爱上了最初以采集植物标本为目的的科学探险考察工作。对于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些介绍高原、高山和无人区以及有关科学考察、秘境探险、冰川揽胜、江河漂流、徒步穿越、生态旅游等的画面或文字时,就有一种想去参加的冲动。而对于本职工作中的采集植物标本,竟逐渐形成了一种“职业病”,以至于每当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山清水秀、然而却特别是偏远甚至落后的山区时,我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如果我住在这里就好了,我就会把这里的植物彻底采集一遍。

科学探险考察是自然科学、特别是宏观领域的自然科学研究所离不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需要考察者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并且需要考察者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畏的献身精神。今天的生物科学,在实验室里虽然已经进入到基因工程甚至后基因工程时代,但是,在宏观方面的研究,仍然离不开考察、观测、采集和分类等多方面的长期积累。我国幅员辽阔,科学考察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如青藏高原更是如此。所以,需要培养众多的适合并且愿意从事科学探险考察的人才。不仅如此,科学探险考察工作还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勇敢和探索精神,所以,很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和弘扬。

1987年,作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一名年轻的植物学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这是继1975年开始的喜马拉雅山—西藏科学考察和1982年开始的横断山科学考察之后,我国科学界对青藏高原进行的第三次大型的综合科学考察活动。

本书就是以笔者参加这次科学探险考察的亲身经历为根,纪实为本,记述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昆仑山考察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经历。我愿以此书献给老一辈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队员,献给所有高原科学工作者和高原探险旅游者,献给每一位昆仑人,献给广大的年轻朋友。

我的文字虽平淡无奇,但我所写的均系亲身经历,并用心去写,力求记出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写出真情实意。为此,在内容上立足自然写自然,自然的景,自然的人,自然的感受,自然的认识,自然的结果,一切以真实自然为根本,其目的只是想

尽情展示昆仑净土自然、神秘之魅,

努力弘扬科学探险事业、精神之美。

我在昆仑山科学探险考察的整个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每天的工作、经历、收获、感受和所见所闻、山川地貌及风土人情。回来后,曾应邀讲述过昆仑考察的经历、探险的感受和神奇诱人的科学新发现等,使所闻之人皆受感染。这其中有教授、学者、机关干部、大中小学生及研究生、中外教师及导游人员等。许多人、特别是一些中学教师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同志及从事高原自然科学研究的前辈和同行们,曾多次建议我将自己的考察日记整理成书。并在许多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关心、支持、帮助和鼓励。由此,我以科学探险考察为主线,用纪实的方式,记述了我作为一名生物科学工作者参加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大型综合性科学探险考察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同时介绍有关雪域高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众多的各类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新发现等。

如果您想了解青藏高原的神秘意境,

如果您想感受昆仑山脉的雄姿美韵,

如果您想汲取世界屋脊的探险经验,

如果您想获得雪域寒极的科学知识,

那么,您就可在闲暇之余读一读《昆仑探险》。我将努力通过这本书来

撩起秘境面纱;

展示昆仑魅力;

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探险精神。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所努力追求的宗旨。

除此之外,我之所以选择写昆仑山考察,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因为昆仑山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地位。神秘的昆仑山在华夏文化中一直都被视为是炎黄子孙之祖脉所系,并基此而创立了独特的可与古希腊神话并驾齐驱的昆仑神仙文化体系,从而也就使得昆仑山犹如众神聚居的希腊奥林匹斯山一样自然而然地被奉为道教师门之圣界所在,并最终使昆仑神话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源,中华民族创世之记录。许多神奇的故事或根植昆仑,或枝发昆仑,或源出昆仑,或归隐昆仑。还有一些,或情系昆仑,或缘结昆仑,或梦醒昆仑,或魂断昆仑,世世代代流传至今,不断增加着昆仑神山圣水仙家地的诱惑力,因而成为从古到今多少持有不同心态之人的向往之圣地。他们都渴望着有朝一日能踏上这百神聚居之所去探源究宗,或寻觅轩辕黄帝乘龙返归之都垣;或造访九天玄女脱凤挥师之战场;或祈盼太上老君能撒下不死仙丹;或欲求西王圣母会赐予长生灵芝;或以求修身养性于玉虚峰下;或希望沐浴灵光于瑶池水边。所有这些,都为昆仑山继续不断地增加着神秘诱人的色彩。同时,昆仑山的影响也在世人心目中不断扩大,地位也不断提高,声名不断远扬,甚至越洋引客,不舍万里。许多人远渡重洋前来寻根觅祖,顶礼膜拜。然而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朋友却对此知之甚少或甚至一无所知,这应是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不够的结果。而由于西方的文化渗透,在我们的媒体和音像市场上也曾随处可见宣传西方文化的卡通故事和报刊书籍,致使许多青少年朋友、包括我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可以随口说出一连串诸如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波赛东等名字及其完整的故事,并知道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是西方文化中的百神聚居之所。但是,他们却很少有人知道九天玄女、女娲、西王圣母、伏羲、轩辕黄帝等名号及其故事,更不知道昆仑山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地位。这些虽不属自然科学范畴,但是,我仍想通过这本书使更多的人能一个侧面更多地了解昆仑山,或许也应该能从这一个侧面来提高昆仑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源头地位的知名度。

在昆仑山考察期间,由于考察区内高寒缺氧,环境恶劣,气候变化无常,条件艰苦,交通不便,许多地方均为无人区,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这种考察始终具有学术研究和秘境探险的双重意义。而书中的描写也始终充满了自然的神秘、新奇、惊险、刺激和乐趣。

本书的开头以“昆仑之魅力”为题开篇,先以昆仑山浑莽高远的磅礴气势和以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地位引出古人、古文化对昆仑山的崇拜和向往,再谈到今人、特别是世界科学界因众多的科学之谜而对昆仑山表现出的极其热心的关注,进而如实地记叙了昆仑山科考队员们经历的酸、甜、苦、辣、咸。

统揽全篇,其间既有对整个昆仑山绵延了2 500多公里的雄姿美韵和神秘意境的用心领略,又有对昆仑山体之雄浑博大、峰峦之巍峨险峻的感叹,还有对河湖水域之清纯明澈和生物种类之丰富多样的惊奇,更有对天气变化之莫测、无常之体验。

既有对不断获得的第一手科研资料的喜悦,也有对所有科学新发现的激动,还有徜徉在蓝天、白云之下的得意忘形,更有在雪山草地之中与野牦牛、藏羚羊为伍时的怡然自得。

既有承受恶劣环境及劳累、病痛、断炊之苦恼,又有因敬业而不得不承受生命禁区对个人身体无可挽回的摧残的无奈,还有遭受意外惊险当时的刺激和后来的痛苦以及至今仍存在的后遗症的折磨,更有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亲身感受和死里逃生后的庆幸和满足。

既有整个考察队精诚合作所发扬出的团队精神和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又有考察队员之间的互相帮助、照顾以及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后的不满发泄和达成谅解后的真诚对待,还有考察队员同边防战士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融洽相处及友好配合,更有队友之间的严重分歧和难抑的怒火的真实流露。

这其中,我们经历过的最扣人心眩的和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场面有惊心动魄的“野牦牛角下脱险记”等;有死里逃生的“风雪达坂凶险路”、“冰河历险”、“胜利大逃亡”、“终极体验”和“死神接见”等;还有令人人都严重高山反应的海拔5 380米的“神仙湾哨卡之夜”和“神秘的甜水海”以及令两峰骆驼遇难的乔戈里峰险道和使6头毛驴丧命的火山区“鬼门关”内外等等。

随着考察活动的不断深入,书中介绍了许多最新的科学发现和众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希望将会激发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这其中有通过实地考察后提出质疑的以“地狱之火的诱惑”为题的、令国内外地学界困惑多年的“中亚新火山之迷”;有描写考察队两次重大发现过程的“女娲遗石”;还有对所发现的植物化石的形成和迷人的高原喀斯特地貌群、奇丽的再生冰川、万紫千红的高山植物以及变化莫测的高原天气的特点等方面科学知识的介绍等。而且同时也告诉读者,昆仑山科学探险考察所取得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倾注着考察队员们跋山涉水、餐风露宿的艰辛。

关于昆仑山的各类自然资源、特别是丰富的生物资源,书中也作了不少重点介绍。“回归自然”将把读者带到我国最大的高原野生动物园——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读者将领略到由成百上千只个体组成的藏羚羊群的壮观场面,甚至还会有置身其时其地、沐浴其情其景的感觉;还有藏野驴那修长、矫捷的身影和野牦牛的威不可犯,以及描写高原鸟类生态行为的“壮观的水上‘舰队’”等等。

其中在植物资源方面,除了介绍昆仑山高寒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外,还对其中的药用植物资源,有选择地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其中有神奇的马尿泡,珍稀的高山雪莲,以及享誉海内外的冬虫夏草和医疗保健效果可与人参、灵芝等相媲美的红景天等。

本书还试图通过对昆仑山各种自然地理知识的介绍和对高原风光的散文体的描写,以展示祖国山河之美和大自然之美。希望将会激励读者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投身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这其中有对大野茫茫的藏北高原羌塘无人区的描写,又有对群峰耸立、天路入云的喀喇昆仑山和荒寂神秘的中昆仑山原的介绍,还有对长江源区冰塔园林的曲径通幽景色和万里长江奇丽辉煌的诞生过程的真实写照。黄河源头的高原景色将使您领略雪域寒极的独特魅力。从这里,读者将认识迷人的高原姊妹湖,将了解万水争灿的“星宿海”、“孔雀滩”等美丽地名的来历,以及伟大的母亲河——黄河——重新确定正源的来龙去脉。您将深深地感到没有大昆仑的山泉溪流,就没有黄河。没有大昆仑的冰川雪水,就没有长江。没有黄河长江,也就没有华夏民族的崛起和飞腾。而这一切,读者都是在领略整个黄河源区和长江源区特有的蓝天、白云、雪山、绿草地和碧水、帐篷、炊烟、牛羊群的高原牧野风光过程中获得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会觉得这遥远的地方已不再遥远,而神秘的昆仑则更加神秘,更加诱人,进而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昆仑山更加亲近,更加敬仰。

此外,本书贯穿全篇的还有对高原地貌和其它各类自然资源及其景观生态的描写,可使读者了解到高原不仅有独特丰富的各类生物资源,冰川、淡水资源,各类矿产资源,还有河湖山川等风光旅游、探险资源,更有由此而组成的科学研究资源,美学摄影资源,以及神秘文化资源等。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还从侧面向读者展示了昆仑山区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团结以及军民团结的景象。

总之,本书愿是您:

透视雪域寒极神秘意境的窗口;

获取青藏高原科学知识的益友;

了解昆仑山脉自然奥秘的绿洲;

感受世界屋脊探险刺激的天地。

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读者朋友会同我们一样,对绵延了2 500多公里的昆仑山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冰川之多应属昆仑,山体之长应属昆仑,景色之美应属昆仑,物产之丰亦应有昆仑。愿您会同我一样惊叹:昆仑山真不愧为亚洲脊柱,真不愧为群山之祖,真不愧为千壑之宗,真不愧为万水之源。

读者朋友,读过这本书后,如果您是作家,您或许会想到要为昆仑作传;如果您是画家,您或许愿为昆仑精作长卷;如果您是诗人,您或许将为昆仑作恢宏的长篇史诗;如果您是音乐家,您或许会想到要作一首响彻寰宇的昆仑交响曲;如果您是制片人,您的脑海中或许会产生一个成百上千集的昆仑系列片的计划;如果您是探险、旅行家,您或许会迫不及待地筹措资金,来昆仑山进行高山探险,江河漂流,或徒步穿越;您若是生态学家或绿色环保主义者,您定会想到应立即着手制定一个保护昆仑净土的绿色环保工程计划;如果您是教育家,您或许会想要到把本书的某些章节编入爱国主义的教科书中,以激起更多的青年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也激发他们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或许会有不少人因此而热爱上自然科学,热爱上科学探险事业并投身其中;如果您是政府官员……,如果您是……。

总之,但愿您能在本书的引导下,重新认识昆仑,并进而想为昆仑做些什么,或是在昆仑山谋求发展。

昆仑山的魅力是无穷的,而我则想将这无穷的魅力试图用尽可能具有诱惑力的文字描写出来,献给广大读者,但愿这更能增添昆仑山原有魅力的诱惑性,希望读者朋友们也会有同感。我还希望本书在弘扬爱国主义,弘扬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弘扬科学探险事业和科学家的敬业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以及宣传祖国西部,树立西部形象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1999年8月

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跨越喀喇昆仑山(一)
  • 蚊虫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