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材资源数据库
灰栒子

学名:灰栒子

拉丁名: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

别名:栒子、牙日盖(蒙古语译音)、察尔正(藏语译音)

药材名:灰栒子

药用部位:茎、果实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鼻衄、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烧烫伤。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4m;枝条开张,小枝细瘦,圆柱形,棕褐色或红褐色,幼时被长柔毛。叶片椭圆卵形至长圆卵形,长2.5-5cm,宽1.2-2cm,先端急尖,稀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幼时两面均被长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脱落。花2-5朵成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被长柔毛;花瓣直立,宽倒卵形或长圆形,长约4mm,宽3mm,先端圆钝,白色外带红晕;雄蕊10-15,比花瓣短;花柱通常2,离生,短于雄蕊,子房先端密被短柔毛。果实椭圆形,直径7-8mm,黑色,内有小核2-3个。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
产同仁市、尖扎县、泽库县。生于海拔2100-3700m山坡、山麓、山沟。
植物图片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