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材资源数据库
绿花党参

学名:绿花党参

拉丁名:Codonopsis viridiflora Maxim.

别名:二色党参、高山党参

药材名:党参

药用部位:以根入药

功能与主治
党参其性味甘平、无毒, 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活血化淤等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肺气亏虚、热病伤津、气短口渴、血虚萎黄和头晕心慌等症。因其性能与人党参极为相似,故也可炖汤食用。
形态特征
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圆锥状,长10-15cm,直径1-1.5cm,表面灰黄色,上部有少数环纹,下部则疏生横长皮孔。主茎1-3枚发自一条茎基,近于直立,高30-70cm,直径1-3mm,侧枝着生于主茎近下部,纤细,不育,疏被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在主茎上的互生,在茎上部的小而呈苞片状,在侧枝上的对生或近于对生,似一羽状复叶;叶片阔卵形、卵形、矩圆形或披针形,长1.5-3.5 (5) cm,宽1.3-3cm,顶端钝,叶基微心形或较圆钝,叶缘疏具波状浅钝锯齿,叶脉明显,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被稀疏或稍密的短硬毛。花1-3朵,着生于主茎及侧枝顶端;花梗长6-15cm,近无毛或下部疏生硬毛;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具10条明显辐射脉,光滑无毛,长约3mm,直径约1.3cm;裂片间湾缺尖狭,裂片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12-15mm,宽6-7mm,顶端钝,边缘疏具波状浅钝锯齿,顶端疏生硬毛及缘毛;花冠钟状,长1.7-2厘米,直径约2cm,黄绿色,仅近基部微带紫色,内外光滑无毛,浅裂,裂片三角形,顶端微钝,长宽皆约7mm,花冠筒长约为1厘米,直径约1.5cm;雄蕊无毛,花丝基部微扩大,长约5mm,花药亦长约5mm。蒴果直径1.5cm。种子多数,椭圆状,无翼,细小,棕黄色,光滑无毛。花果期7-10月。
分布
产青海(同仁市、尖扎县、泽库县)、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泾源)、陕西(太白山)及四川西北部(黑水、马尔康、松潘)。生于海拔3000-4000m的高山草甸及林缘。模式标本采自甘肃东南部。
植物图片

 

附注
《本经逢原》: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得配本草》:上党参,得黄耆实卫,配石莲止痢,君当归活血,佐枣仁补心。补肺蜜拌蒸熟;补脾恐其气滞,加桑皮效分,或加广皮亦可。《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且较诸辽参之力量厚重,而少偏于阴柔,高丽参之气味雄壮,而微嫌于刚烈者,尤为得中和之正,宜乎五脏交受其养,而无往不宜也。特力量较为薄弱,不能持久,凡病后元虚,每服二、三钱,止足振动其一日之神气,则信乎和平中正之规模,亦有不耐悠久者。然补助中州而润泽四隅,故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参,无不可以潞党参当之,即凡百证治之应用人参者,亦无不可以潞党参投之。 {引述自青海黄南药用植物.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21.P355} {引述自中国藏药资源特色物种图鉴:第三部.青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P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