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材资源数据库
扁果草

学名:扁果草

拉丁名:Isopyrum anemonoides Kar. et Kir.

别名:扁草果

药材名:扁草果

药用部位:全草

功能与主治
消炎、用于肠炎、肾炎、肿瘤。
形态特征
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粗1-1.5mm,外皮黑褐色。茎直立,柔弱,高10-23cm,无毛。基生叶多数,有长柄,为二回三出复叶,无毛;叶片轮廓三角形,宽达6.5cm,中央小叶具细柄,等边菱形至倒卵状圆形,长及宽均1-1.5cm,3全裂或3深裂,裂片有3枚粗圆齿或全缘,不等的2-3深裂或浅裂,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柄长3.2-9cm。茎生叶1-2枚,似基生叶,但较小。花序为简单或复杂的单歧聚伞花序,有2-3花;苞片卵形,3全裂或3深裂;花梗纤细,长达6cm,无毛;花直径1.5-1.8cm;萼片白色,宽椭圆形至倒卵形,长7-8.5mm,宽4-5mm,顶端圆形或钝;花瓣长圆状船形,长2.5-3mm,基部筒状;雄蕊20枚左右,花药长约0.5mm,花丝长4.5-5mm;心皮2-5。蓇葖扁平,长约6. 5mm,宽约3mm,宿存花柱微外弯,无毛;种子椭圆球形,长约1.5mm,近黑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分布
产同仁市、尖扎县。生于海拔2600-4490m山坡草地、沟谷林下、林缘灌丛、河漫滩。
植物图片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