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考一线

【走进科考一线】再探珠峰东、西、北麓神奇的藏药材

发布时间:2020-11-18 所办公室

  九月的西宁秋高气爽, 17日上午8时,在简单的出征仪式中,开启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藏药野外科学考察的行程。 

  科考队长:魏立新(研究员) 
  科考队员:杜玉枝(研究员)
            马世震(研究员)
       李天才(副  研)
       
周玉碧(副  研)
       
张国利 

  本次科考的任务是对珠峰东、西、北麓藏药材资源的分布、资源的生长发育现状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任务。由于历史时期的相关资料年代久远,加上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藏药材资源的分布特别是一些珍稀濒危药材资源的分布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经过多次讨论,尽管年轻的科研人员踊跃申请参加科考,但是考虑到本次考察更需要经验指导,因此考察队成员依然选择了具有丰富野外考察经验和长期从事药用植物考察的一线科技人员。 

  当日抵达拉萨后,看着熟悉而又变化巨大的拉萨街景,考察队员们既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同时也再一次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拉萨的繁荣与进步。 

  考察初期,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充分,加上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林草局以及日喀则市、定日县、定结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办理各种许可手续和对日喀则市、定结县、定日县周边高寒荒漠、高寒冻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以及高寒灌丛等生态类型中藏药材的考察任务完成的十分顺利。按照自然保护区内不能随意采集样品的规定,本次考察主要是以影像资料记录和样方调查记录为主。 

 

生长在海拔4700米高寒草甸地区的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 

寻找高寒流石滩植被中的藏药材 

海拔5100米的高寒草甸上寻找藏药材 

珠峰脚下的高寒流石滩冻原植物 

珠峰脚下的雪鸡

 

珠穆朗玛峰山前合影

 

尼尼拉山海拔4888 

  考察行程和时间过半,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高海拔地区藏药材资源的考察工作。连日来一直在4000米以上地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我们这支平均年龄53岁的科考队员们克服了高原反应和体力透支,从心理和生理上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丰硕的考察成果和逐渐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身体给了我们完成科考任务的满满信心。 

  科考的另外一项任务是寻找和调查可能分布在珠峰东、西、北麓峡谷内的印度獐牙菜(藏药材名“甲蒂”)(无公开资料记载)以及珍稀濒危药材手掌参(藏药材名“旺拉”)等兰科藏药材资源分布及其生长发育现状等。此项考察任务带给队员们终身难忘的经历。 

  设计考察方案时,主要是依据魏立新研究员早在2004年只身前往尼泊尔考察采集印度獐牙菜种质资源和对其生长环境的考察成果并查找西藏植被等历史资料以及考察队员以前在该地区考察时对当地植被的认知等经验,预判在靠近尼泊尔边境的峡谷地区,相似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中应该有所分布。因此本次考察选定了珠峰脚下峡谷地带的樟木沟、嘎玛沟、陈塘沟和吉隆沟四条沟布设样线进行考察。到达陈塘镇后,找到了当地民间藏医夏尔巴人拉巴,连夜进行了走访,通过座谈了解到当地确实有“甲蒂”、“旺拉”等藏药植物种的分布,这个消息使得考察队员异常兴奋,当即聘请他和他刚退役的侄儿巴桑做向导和翻译,约定第二天早上出发。兴奋之余我们也从拉巴那里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甲蒂”、“旺拉”的分布区不仅距离城镇远,道路崎岖,并且沿途旱蚂蟥很多。 

    

在藏医拉巴家中翻阅当地的藏药材图鉴资料 

陈塘沟考察出征前合影 

 

出发

    

鲜血浸透了衣裤 

    

雨中前行 

  为了加快进度,我们存放了非必要负重物,轻装前进,终于在下午三点左右到达了考察目样点,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甲蒂”、“旺拉”以及多种珍稀濒危的兰科植物。 

大雨中前行在考察的路上 

   

初见“甲蒂” 

 

 采集到的第一株“甲蒂” 

   

测量记录 

  通过样方调查、物种及群落调查记录、采样,下午四点开始返回,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到驻地。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我们又分别在陈塘沟的不同地方找到了“甲蒂”、“旺拉”等药材植物,并对其生境、资源生长发育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 

  完成了陈塘沟的考察任务,我们立即投入到嘎玛沟考察。这一段考察工作更是艰辛异常。嘎玛沟全长50余公里,出口位于曲当乡,从曲当乡有20余公里入沟便道可以通行车辆。考察队决定从陈塘镇出发,背负野外食宿装备徒步深入30余公里嘎玛沟深处考察,考察车辆则前往曲当乡,沿山间道路入沟,等待接应科考队员,进行下一阶段20余公里的考察。 

 

披荆斩棘穿越一座山峰后到达一片开阔地 

  嘎玛沟在当地被称为“蚂蟥沟”因山路崎岖,蚂蟥成灾,当地居民很少有人穿越,时常有家畜入沟而被蚂蟥叮咬致死。有了陈塘沟防蚂蟥的经验,队员们一大早利用胶带打了绑腿,带上可以防护的所有装备整装出。科考队雇请的两位司机师傅自告奋勇背负一部分炊具和食物送我们入沟。背负沉重的行囊徒步在崎岖的山路,异常的耗费体力,沿途蚂蟥成灾,出发前所做的防护几乎没有作用,行走不到一个小时,每个队员从头到脚都被蚂蟥叮咬了几十处,汗水与蚂蟥叮咬后的血水不断地从队员们的头上,身上渗出。 

 

 行进在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上 

 

仔细检查身上附着的蚂蟥 

 

吸附在衣服上的蚂蟥 

   

  脸上流淌鲜血与汗水           草丛缝隙中穿行 

  被蚂蟥叮咬的多了,队员们也就不再惧怕,行进与考察途中不断从头上、脖子上、手腕处揪掉吸血的蚂蟥,继续工作。又经过3个小时的行走并完成了两个样方点的考察后,终于找到了一处海拔3700m相对平缓的山坡地带,于是考察队长魏立新研究员决定在此扎营。一部分队员负责扎营,另外一部分队员则继续向前考察,两位司机师傅则返回陈塘镇,于次日赶往曲当乡等待接应。 

 

崎岖小路上行走 

 

崎岖小路上行走 

到达目的地队员们开心地合影 

采集“甲蒂”、“旺拉”调查群落结构     

 海拔3700米的营地 

“仓库兼厨房” 

 

“大厨”

 

开饭了

傍晚时分燃起篝火烘烤汗水浸透的衣裳

 

清晨的营养早餐 

 

营地合影    

 

 

山坡塌方,等待通行 

采集到的“甲蒂” 

藏药材獐牙菜属植物 

缘毛鸟足兰(Satyrium ciliatum Lindl. 

  接下来的两天,在同样的艰辛中我们完成了嘎玛沟30余公里的徒步考察,负重爬行崎岖山路,体力的严重透支,夜晚露宿户外,早晚巨大的温差,既考验着每一位队员的身体极限,也考验着大家的追求科学的信仰与精神,在牦牛精神的激励下,我们于第三日的傍晚时分艰难地完成了这段最为艰辛的考察工作,与等待接应考察车辆胜利回合。随后有了车辆的辅助,我们顺利地就完成了嘎玛沟的考察任务。 

  这次考察中,队员们尽管有比较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适应高原的剧烈变化气候条件和自身的体力恢复远比出发前的自信心要有更现实的巨大落差。每天沿着崎岖的山路甚至是披荆斩棘开辟道路爬行7-8个小时,忍耐蚂蟥的叮咬,还要按照布点方案,寻找目标药材,记录药材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周边生态环境以及植被群落状况,体力的严重透支成为了每个队员最大的困扰。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队员们发挥我所牦牛精神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也正是大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牦牛精神的鼓舞,才使得每位队员有了坚持的信念和支撑。剩余的几天时间我们又在艰辛中完成了吉隆沟的考察,在多处寻找并调查记载了“甲蒂”、“旺拉”等多种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及其生境与发育现状,圆满地完成了这次科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