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你如何占山为王?
来源:第三极大本营
它身形健硕、行动敏捷,
跃动在青藏高原的雪山深谷之间;
它皮毛华美、仪态威武,
是守卫在冰天雪地里的高山之王。
它就是雪豹,神秘的高原精灵。
▼
青藏高原冰天雪地中的雪豹, 图源: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01
走近雪豹
雪豹是食肉目猫科豹属动物,
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猫科动物。
由于其常年在雪线附近的冰天雪地活动,
被称作雪豹。
它可以耐受-40°C低温,
是最耐寒的猫科动物之一。
通常能耐极冷温的动物(像北极熊),
大多有厚厚的脂肪, 动作缓慢憨呆;
但雪豹在耐低温的同时
还有着敏捷的捕食身手,
这得益于其肌肉和骨骼的独特结构,
帮助它在陡峭地形中
爬卧、加速、转身和从高空跳落,
与身体几乎等长的尾巴既能保温取暖,
又可辅助其协调平衡。
雪豹主要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
高原山地有蹄类动物为食。
当这些食物缺乏时,
也会捕食一些高原兔、旱獭等小型哺乳动物,
以及雪鸡、马鸡、虹雉等鸟类。
因此,
雪豹是高山环境里最顶层的捕食者,
又被誉为“雪山之王”。
雪豹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
及其周边地区海拨3000-5000米的冰天雪地,
包括中国等十多个国家,
分布范围约200万平方公里。
▼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雪豹分布略图(黄色为雪豹分布区域), 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至2013年,
中国、阿富汗、印度、蒙古国、巴基斯坦、俄罗斯、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
都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雪豹。
和大熊猫一样,
雪豹是全球珍稀的濒危物种,
全球总数约为4000多只。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雪豹列为濒危物种,
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将雪豹列入禁止国际间贸易的动物。
▼
雪山之王, 图源:VCG
雪豹终生保持着独居性和强烈的领地性,
它们会频繁通过气味标记(喷洒尿液)
和地面标识(刨坑等)来划定边界,
时刻维持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
在每次栖息地巡查过程中,雪豹会重新进行标记。
希望在同一区域内不被其他同类干扰。
其他雪豹根据嗅觉识别标记点气味,
判断自己栖息地是否有其他个体入侵,
或者自己是否不慎进入了其他更强大雪豹的领地。
雪豹十分善于利用地形隐藏自己,
通过在岩石上、流石滩、灌丛中
匍匐前进来伏击猎物。
它们可以跳跃15米之远、6米之高,
捕食其身体重量3倍以上的动物。
▼
雪豹身形矫捷, 呼啸而过, 图源:VCG
除了大型雄性牦牛之外,
雪豹几乎可以单独捕食其领地内绝大部分动物。
雪豹个体的捕食活动范围相当大,
最远可达80 km,
面积大于1500 km2,
最大活动面积4500 km2,
与当地猎物的丰富度密切相关。
▼
雪豹与它的猎物, 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02
起源青藏
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种起源地,
这里是它的第一故乡。
生存在高原独特的环境,
雪豹演化出了一些适应方式。
为了适应高原寒冷,
雪豹进化出了厚厚的皮毛,
每平方英寸皮上有26000根毛(人类只有1300根),
密实的皮毛形成一道抵抗风寒的墙。
为适应高原低温空气,
雪豹演化出发达的鼻腔,
短而宽的鼻腔能将吸入肺部的冷空气变得暖湿。
雪豹还有一双适合在雪地行走的“雪地靴”,
脚上?大的肉垫, 分散了重量,
使其能在雪地行走自如。
▼
雄踞雪山为王, 雪豹进化出了多项适应机制, 脚上?大的肉垫是天然的“雪地靴”, 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为了适应缺氧环境下的奔跑捕猎,
雪豹进化出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
强有力的胸部肌肉使雪豹能深呼吸,
有助其在高山空气稀薄带呼吸更多氧气。
雪豹体内的血红蛋白高度集中(16.4g%),
即便氧气含量比较低, 它们也能够适应。
▼
雪豹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和调节呼吸等技能, 让它能够在高原上如履平地, 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雪豹多在陡山峭壁上行走,
需要高超的平衡能力。
雪豹尾巴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平衡器,
它几乎和身体等长,
其身长75-155cm, 尾长80-105cm。
在陡峭地形捕食时,
粗大的尾巴就像走钢丝绳人手中的平衡木,
让雪豹得以快速在各种地形运动,
攫住猎物, 保持自身平衡。
但雪豹尾巴的功能不仅于此,
休息时, 尾巴盘在身体周围,
是一条舒服的保暖围巾。
更有科学家认为,
雪豹粗大的尾巴能够储存脂肪以备不时之需。
▼
雪豹几乎等身长的尾巴, 图源:VCG
03
走出青藏
雪豹诞生于青藏高原,
演化成高海拔极端环境的适应强者,
随后走出青藏,
征服了中亚的许多高山。
豹属动物约在1130万年前
与猫亚科其他属的动物分开演化,
雪豹与狮的演化分歧时间大约在463万年前,
此时正值青藏高原隆起、成形的时期;
在约260万年前,
青藏高原的隆起进入第二阶段,
形成更高海拔的高原,
这段时期可能是雪豹演化成高原特有种的关键阶段;
在约170万年前,
原本分布于高原的雪豹开始往周围高地进行辐射扩散,
上演了“走出青藏”的宏伟大片,
逐渐分布到帕米尔高原、天山和阿尔泰山。
无论是种群扩张还是收缩,
雪豹都长期扎根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
历史上雪豹几乎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物种,
不仅因为中国是雪豹的起源中心,
同时也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
目前拥有超过全球60%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
现代青藏高原是雪豹最主要和最连续的生存地区,
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五省(区)。
▼
雪豹在中国的分布, 黄色为分布区域, 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04
高原旗舰
雪豹是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
旗舰物种对社会生态保护力量
具有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
可促进社会对物种保护的关注。
中国的雪豹保护与研究,
一直在行动。
在1980-2000年,
中国政府建立了上千个自然保护区,
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
并开展了多次综合科学考察。
▼
远古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种起源地, 现今这里是雪豹保护的前沿地, 雪豹在高原幸福自由地生活, 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自2000年至今,
研究人员在新疆和青藏高原开展了多次调查研究,
容涉及雪豹分布、数量、栖息地利用等方面。
2015年在羌塘保护区、色林错保护区
启动雪豹种群研究及保护项目,
2017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
建立“三江源雪豹研究中心”,
启动三江源雪豹保护与研究。
▼
中国雪豹保护研究进程图, 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同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将雪豹列为重点研究的高原旗舰物种,
广泛运用红外相机、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技术
开展雪豹种群规模、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
同时对雪豹进行其他生物学及遗传学机制研究。
14.成年雪豹和两只幼崽雪中玩耍, 视频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中提出
“要加强以雪豹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
增强雪豹等旗舰物种栖息地适宜性和连通性”。
同年,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发现,
祁连山地区雪豹的种群数量
存在增加趋势和栖息地多元化现象。
记录到雪豹夏季在亚高山针叶林中的活动踪迹,
雪豹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张。
▼
祁连山地区3只雪豹同时活动场景, 是雪豹数量增加的信号, 图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雪豹还被称为
“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
位于食物链顶端,
活动范围与它捕食的猎物丰富度
有着密切关系。
它的存在表明当地生态系统
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只有这样,
猎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才足以支撑
顶级食肉动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
雪豹数量由稀见到增多
说明了食物链愈加完整,
生态环境向好。
从另一个方面,
保护好作为伞物种的雪豹,
也意味着
对于“庇护伞”以下其他生物的保护
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能有效保护同一生态需求的其他种群,
处于较低营养级的物种,
以及生态系统的组分等。
05
王者未来
近几十年来加速的全球变暖
正在改变生态系统,
威胁着生物多样性。
特别是,
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的升温速度
是全球平均升温速度的两倍多,
全球变暖
使得雪豹的适宜寒冷生境日渐缩小,
迫使雪豹向更高的海拔迁移。
同时快速升温使植被类型的改变,
造成了如藏羚羊、岩羊、野牦牛等雪豹
主要猎物的种类以及分布的改变,
使得雪豹的食物选择越来越少,
食物链被迫改变。
今天是10月23日, 国际雪豹日。
青藏高原的雪豹,
源于斯, 长于斯,
见证了高原的沧桑, 也曾扩张到全球。
全球变暖却侵蚀着雪豹的领地,
在通往更高山的路上,
维护雪山之王的生态环境,
保护雪豹, 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不要让雪豹成为雪山上孤独的王者,
不要让雪豹随着最后一条冰川消亡而消逝。
让它们永远雄踞在高山之巅!
▼
让雪豹生活在舐犊情深的美好家园!图源:VCG
- 全文完 -
感谢阅读
创作团队
策划 | 姚檀栋、安宝晟、刘勇勤、姚汝桢
王伟财、周蕾蕾、陈文锋、戴玉凤
撰文 | 张同作、刘勇勤 、赵长明、陈翀
审核 | 姚檀栋、安宝晟、刘勇勤
编辑 | 戴玉凤、姚汝桢、周蕾蕾
参考文献:
1. 廖炎发. 青海雪豹地理分布的初步调查[J]. 兽类学报, 1985, 5(3): 183-188.
2. 马鸣, 徐峰, 吴逸群, 等. 利用自动照相术获得天山雪豹拍摄率与个体数量[J]. 动物学报, 2006, 52(4): 788-793.
3. 谭邦杰.我国的珍贵兽类[J].生物学通报,1985(04):16-19.
4. 王彦, 马鸣, 买尔旦, 等. 近 60 年来雪豹 (Uncia uncia) 研究的文献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12, 29(3): 78-82.
5. 徐阳. 雪豹研究与保护中国需发力——从首届国际雪豹论坛说开去[J]. 绿色中国, 2015 (15): 52-57.
6. McCarthy T M, Fuller T K, Munkhtsog B. Movements and activities of snow leopards in Southwestern Mongolia[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5, 124(4): 527-537.
第三极大本营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
共同主办
旨在连接从智库到公众的知识纽带,
构建原创科普内容的分享平台,
传播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