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夯实诚信基石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形成全社会守信重诺的氛围,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今年两会期间,科技界代表、委员从学术诚信谈起,呼吁学术界应坚守科学诚信,为全社会弘扬诚信文化率先垂范,为信用中国建设奠定基石。
坚守科学诚信
近年来,多起国内论文撤稿事件折射出学术诚信问题。在科学家看来,学术研究正在成为一种潜藏名利诱惑的职业,同时,社会也给予研究人员较高的期待,不正当竞争、同行压力、不尽合理的评价体系,共同形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
学术诚信问题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感到忧心。最近几年,他和戴立信院士一起特别准备了有关科学诚信与社会责任的学术报告,为学术诚信问题奔走呼吁。
“诚实的错误和故意造假是两码事。如果是故意造假,有意而为之,是绝对不被允许的。”采访中,电话那头的丁奎岭抬高了声音,“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踏过了诚信红线的人,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最终的下场都是身败名裂。”
当前,“零容忍”已成为科学界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一致标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学术不端行为不光害了科学家自己,还将危害整个社会和国家,害了下一代。”假的科研成果一旦应用在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科学共同体正在致力于让学术诚信建设“长出牙齿”,扭转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止于文件的现象。今年2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介绍:“科技部与20多个部门成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共同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工作。”此外,科技部还通过配合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等方式,切实把“零容忍”落在实处。
完善诚信体系
“坚守科学诚信其实是一种社会责任。”丁奎岭强调。当然,诚信绝不仅是科学家的事,还应当成为全社会的责任。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的诚信在此次两会中得到了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副主委孙太利建议:“企业家应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做人德为本、立业诚当先。”全社会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平台则应成为诚信监督手段之一,逐步形成对企业诚信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可惩处的机制。
多年的从商经历中,全国人大代表、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免不了与法律打交道。他看到,由于诚信缺失,被告方“玩失踪”恶意规避送达、被执行人“玩躲猫猫”恶意拖欠债务等现象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乃至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
在今年人大会议召开期间,丁世忠提出建议,实施网格化运作、建立统一信息平台等建议。“吸收各村居、社区综治协管员、治保主任、巡防队员为基层网格员,协助开展‘查房找人’、提供执行线索等。”他表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引用了《论语》中的名句阐述了他的信用观,也为中国建设诚信社会构建开启了多维视野,提供了基本遵循。
诚信体系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在机制上,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正在不断健全。
大数据的使用则让“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开始形成。
应对信用危机
最近几年,共享经济成为社会热词。共享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暴露出“信用危机”。以共享单车为例,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骑行者乱停乱放,甚至将共享单车纳为私产的现象。
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高钰看来,这在本质上属于共享经济发展中资源方和使用者之间出现的信用风险。接受媒体采访时,高钰表示:“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协作,包括共享经济运营平台、用户、相关监管机构,以及拥有征信信息基础的机构。”
第三方的信用标准的引入有望成为解决共享经济“信用危机”的新思路。去年,ofo小黄车、摩拜单车等都通过芝麻信用分在一些城市开启信用减免押金服务。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交付押金的担保方式或将被逐渐淘汰。
高钰建议,由政府牵头,各类共享经济平台乃至全社会予以配合,建立和持续完善“共享经济信用体系”,逐步确立统一规范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不仅可以保障共享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将对塑造诚信社会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