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谈科学家精神:爱国、诚信和坚持
“当年‘两弹一星’科学家们把青春甚至生命都留在了荒无人烟的沙漠上。我们现在的条件比他们好多了,我们青年科学家应该更有担当,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80后”科学家霍守亮17日感慨道。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就“弘扬科学家精神 肩负新时代科技使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霍守亮提炼了自己所理解的科学家精神:第一,家国情怀,心系人民;第二,勇于创新,刻苦攻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三,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也认为,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大家经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一定要记住后面那句话:科学家是有国别的。所以,爱国奉献是老一辈科学家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坚持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认为,科学家精神不光是科学家群体的问题,也事关整个社会层面。第一,只要是做科学研究,都应该有好奇心和科学的质疑;第二,讲究证据和方法,有一些文章发表时有数据造假的情况出现,那就是没有做到科学证据、科学方法;第三,要有科学的坚持和忍耐;第四,需要团队和合作。
“另外从科学的道德层面,我们知道科学诚信是科学道德的底线,有几点必须坚持:一是诚实,二是公正,三是严谨。”姚檀栋说。
姚檀栋认为,甘为人梯、甘于寂寞,做基础研究的人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为外界喧哗的世界所迷惑,真正埋头苦干,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是发扬科学家精神最好的做法。
北京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郭少军希望科学家精神能够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真正把科研理解成一种时尚,让更多的人从事科研。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