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报纸中的西北高原所”(八)
回顾历史,纪念先贤,开拓视野,启迪后人,传承“牦牛精神”,希望通过展现旧报纸里西北高原所的历史时光,借助珍贵的历史资料、新闻报道,再现我所成立、发展的历史风云,力图在真实的时代背景下,展现西北高原所的发展、传承、求索历程。
1998年7月21日 人民日报 第五版
雪域风骨砺春华
——中组部第三期青年专家国情考察团赴青海考察记
新华社记者 陈雁 本报记者 杨振武
天苍苍,野茫茫。盛夏的青海,一幅粗犷豪放的西部风景画。
7月5日至16日,中组部第三期青年专家国情考察团一行赴青海,深入青藏高原进行了10多天的国情考察。从厂矿企业到农村牧区,从科研院所到兵站哨卡,考察团行程3000多公里,足迹遍布青海省60%的面积。
一路见闻,一路感奋。青海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令青年专家们激动不已,青海面临的困难又令他们焦虑不安,青海的发展潜力更使他们深受鼓舞。在青藏高原,他们抒豪情,寄壮志,表达了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
天涯处处有芳草——
感受变化,说不完的青海美
参加这次国情考察活动的32位青年专家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小的31岁,大多数是第一次来青海。
走进青海,青年专家们饱览了高原风光的壮美: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美丽如画的辽阔草原,浩瀚无垠的荒漠戈壁,奔腾不息的江河溪流,无不表现出原始雄浑的纯天然本色。
然而,青年专家们更为青海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描绘出的最新最美的画卷而赞叹——
漫步西宁街头,映入眼帘的是高楼拔地起,高朋八方来,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进入戈壁新城格尔木,夜来一场透雨,整个城区绿树掩映,干净整洁,颇有几分江南小城的幽静;
站在龙羊峡水电站,“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丰姿令人称羡,碧绿碧绿的黄河水更让人难以忘怀;
放眼莽莽高原,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青稞麦,还有那广袤牧场上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牦牛,交相辉映,构织成一幅幅多彩多姿的风景画。
“没想到青海是这么壮美!”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考察团参观了青海盐湖集团公司。在这个“盐的世界”里,含有各种盐类资源600多亿吨,其中食盐可以供全世界人食用两千年。从1992年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到1997年,集团公司共为国家生产氯化钾104万吨,实现工业产值57亿元,连续五年荣获“青海省利税贡献大户”称号。
在茫茫戈壁滩上,考察团还看到了一个上缴利税大户——锡铁山矿务局。这个年产铅锌矿石100万吨的大型矿山企业,在远离城镇、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的情况下,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建成了绿树成荫、繁花吐艳、飞鸟成群的绿洲,销售收入从1992年1.4亿元增加到1997年4.6亿元,1997年出口创汇2099万美元。
所见所闻,使青年专家们深深感到,“天涯处处有芳草”。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青海同祖国各地一样,变化翻天覆地。
男儿有泪不轻弹——
感受崇高,挥不去的高原泪
作为“世界屋脊”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也与“艰苦”二字连在一起。在青海考察的日子里,青年专家们几乎每天都感受着艰苦中的崇高。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使这些“有泪不轻弹”的热血男儿一次次泪洒高原。
中科院高原生物研究所是一个以社会公益性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研究所,几十年来,数百名来自内地的大学生在这里扎根,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听说考察团要来,所里同志特地采来大把大把的映山红,表达了最真挚的情谊。当他们手握在一起,目光对视,互道一声“您好”时,竟是哗哗的泪水往下淌。
就是在这里,青年专家们抄下了老所长夏武平倡导的“牦牛精神”:“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科学工作者的追求。”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校长刘让贤的简陋家里,青年专家们看了又看,问了又问,追寻着这位全国师德标兵的精神富有。朴实憨厚的刘让贤说:“我只不过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党和政府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实在是受之有愧。”一个普通乡村教师的胸怀,让青年专家们肃然起敬。
考察团来到青藏兵站部。这支部队在青藏高原执勤45年来,50年代参与修筑了青藏公路,被誉为西藏通往内地的“生命线”;60年代开通了天上的国防通讯线,成为青藏高原的“信息线”;70年代铺设了地下输油管线,称为西藏军民的“能源线”。部队先后有89个单位、140名个人分别被全国、全军和总后树为先进典型。这里的每一个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都给青年专家们以心灵的震撼。
“高原缺氧志更坚”,“雪域严寒心更热”,“大漠飞沙眼更亮”,“戈壁干燥人更和”。这是矗立在纳赤台兵站的四幅巨大标语牌。纳赤台兵站海拔4000多米,午餐时,战士们高歌一首《西部好儿郎》:“儿当兵,当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到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好地方。”曲未终了,在场的青年专家们已是热泪沾襟。
高原之行,青年专家们深深理解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的内涵,更把它视为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青山处处埋忠骨——
感受人生,割不断的雪域情
在青海考察期间,青年专家们结识了许多来自内地的科技工作者。无论是在中科院盐湖所等科研单位,还是在格尔木炼油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到处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为了事业,他们离开繁华的大城市,扎根高原,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面对他们,青年专家们感慨万千:“青山处处埋忠骨”,人生的价值就在无私奉献之中。
30多年前,在青海省北部的金银滩草原上,诞生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如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早已散去,这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也已全面退役。考察团来到原子城参观,追寻那特殊时代、特殊地方留下的饱含自豪与骄傲的记忆,也听到了许多浸透眼泪和鲜血的故事。
青年专家们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前驻足良久,陷入沉思。他们敬佩老一代科学家当年在这里长期隐姓埋名十几年的献身精神,更敬慕他们为发展我国的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原子城,中国科学家“以身报国”的浩气将永远激励后人。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是国内唯一综合性盐湖专业研究机构。在这个盐湖科技“国家队”里,80%的科技人员长期在野外作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已是盐湖所的“家常便饭”。1996年11月,研究员吴景泉因车祸以身殉职,年仅55岁。“老吴是英年早逝,可惜呀!”盐湖所所长刘德江讲到这里,声音哽咽了,在场的青年专家们的眼里也涌出了泪水。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考察团在青藏兵站部走访时得知,在45年的艰苦创业和超负荷执勤中,兵站部先后有680多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团职干部就有16位。
在海拔4700多米的昆仑山口,长眠着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而牺牲的环保卫士——索南达杰。考察团一行来到昆仑山口,青年专家们在风雪中向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敬献了洁白的哈达,表达了崇敬之情。
位卑未敢忘忧国——
感受责任,抒不尽的报国志
一路奔波,一路洗礼。越听越看,青年专家们越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黄南、果洛和玉树三个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最贫困的地区,被称为“黄果树”。在黄南藏族自治州,考察团来到了国家级的贫困县——泽库县。汽车在草原上艰难地行驶,当青年专家们走进低矮的帐篷,亲眼看到贫困牧户们的生活状况时,一个个掉下了眼泪。他们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心直跳。帮助牧民摆脱贫困,加快西部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泽库县的帐篷希望小学,青年专家们把从北京带来的铅笔、圆珠笔和练习本送到藏族孩子们的手里。为了给藏族孩子们送点生活用具,考察团第一组的同志,特地从西宁市买了60套牙刷、牙膏和口杯,分发给每个学生,让这些草原上的孩子们从小养成卫生习惯。
泽库县帐篷希望小学共有46名学生,分为一、二年级。藏族民办教师阳本佳负责教育和管理这些孩子。但是,孩子们在这里只能上到二年级,若是再读,还需到好远的地方。
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教育是个大问题。泽库县委书记达日杰说,泽库县的目标是普及小学四年级教育。目前全县尚有一半以上的牧户和人口处在温饱线以下,脱贫的任务还很艰巨。
青海不光是脱贫问题,还有资源开发、科教兴省等许多急迫问题需要解决。青年专家们结合各自的专业特长,把自己对青海一些问题的思考,与省有关部门交换了意见。他们说:“如果只了解沿海,不了解西部;只了解大城市,不了解农村和牧区,就不能说是了解中国。同样,如果没有富裕文明的青海,也难以构成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7月15日下午,国情考察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举行了座谈。青年专家们就发扬高原精神、加快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技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他们的献计献策,得到省领导的很高评价。青海省人民政府决定,聘请参加考察的32名青年专家为科技顾问。
告别青海之际,一曲《我是青海人》,将青年专家们对青海的情感推向高潮。他们衷心祝愿青海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一路奋进。
“看看今天的中国,想想明天的中国”,是中组部组织青年专家国情考察的初衷。从青海看中国,我们的国家充满希望——共识已在参加这次国情考察的青年专家中形成。
(压题照片为青藏公路)
1998年8月4日 人民日报 第五版
善待“留鸟” 吸引“候鸟”
——青海人才战略采访记
本报记者 杨振武 马应珊
大自然赐予青海一个美丽的家园:天高云淡,草绿水清,风光如画。
然而,作为“世界屋脊”的组成部分,青海也与“艰苦”二字连在一起。因为高寒缺氧,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人才短缺问题成了青海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拦路虎”。
青海急需大批人才!从省会西宁到柴达木盆地,从巍巍昆仑山口到茫茫南部草原,从科研院所到工矿企业,我们不断听到这样的急迫呼唤。
据介绍,青海有6所大学、35所中专,在校生规模约7000多人,这是青海各级各类人才的主要来源。而青海每年考到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约有2000人,毕业时能够回来的很少,这几年更是呈下降趋势。这对人才本来就很短缺的青海来说,显然是“亏本”的。
现有人才队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更是雪上加霜。在中科院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领导伊甫申不无感慨地说:“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表现在动物群落比较脆弱、植物群落比较脆弱,人才群落更脆弱。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头来却一个个‘飞’走了。真叫人寒心呐!”
青海的“科教兴省”,关键是人才问题。这些年,青海省制定了一系列相当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收到了一定成效。省里很多单位和地方在实施人才战略中也有很多创造。记者在锡铁山矿务局采访时就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人才经”念得好。
锡铁山矿务局也曾有过人才外流的烦恼。因为环境艰苦,1982年分到这个局的70名大学生,不到三年全部走光了。面对“人心思走”的严峻局面,矿领导一不怨天,二不尤人,而是从自身做起,下力气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们投资数百万元,在矿区所在地栽种了25万多棵树木,建花坛近百个,使当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荒漠戈壁,变成了绿树成荫、繁花吐艳、飞鸟成群的绿洲。
为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他们在西宁市和湖北老河口市建立了后方生活基地。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都得到较好解决。在企业内部,他们赏罚分明,论功行赏,同时大胆为青年知识分子压担子,提供广阔舞台,使他们在这里有“用武”之地,得以大显身手。企业这几年一步一层楼,蒸蒸日上,吸引来了全国27所院校的146名大学毕业生。
我们在采访中看到,青海有一大批不同年代从内地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扎根高原,默默奉献,被誉为“留鸟”。这批人是青海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青海发展的生力军。科教兴省,需要大力弘扬“留鸟”精神。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让这些“留鸟”更多更好地发挥作用。
前不久,中组部组织青年专家赴青海考察时,一些青年专家提出,青海在善待“留鸟”的同时,还应该多吸引“候鸟”。例如,在每年高原的“黄金季节”,邀请一些内地和国外的专家学者来青海,或讲学、或考察、或短期工作,帮助这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候鸟”,对青海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浩瀚的青海湖有个鸟岛,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每年春夏之际,有10多万只各类候鸟到岛上栖息繁衍,还有白天鹅、云雀等珍贵禽鸟前来“做客”。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求贤若渴,他们希望全国的专家学者也能像青海湖的“候鸟”一样,多到青海帮助工作。
西北高原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简称西北高原所)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自建所以来,西北高原所始终以立足青藏高原、发展高原生物学事业为总体目标。研究所定位于高原生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发展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牧业学科领域,解决相关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满足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同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历史沿革
1961年4月1日 成立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1961年11月21日 改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62年10月1日 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971年1月1日 隶属青海省,更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79年7月19日 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策划 | 陈世龙
编辑 | 王文娟
整理 | 姜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