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报纸中的西北高原所”(六)
回顾历史,纪念先贤,开拓视野,启迪后人,传承“牦牛精神”,希望通过展现旧报纸里西北高原所的历史时光,借助珍贵的历史资料、新闻报道,再现我所成立、发展的历史风云,力图在真实的时代背景下,展现西北高原所的发展、传承、求索历程。
1989年2月5日 人民日报 第三版
美丽天使还会眷恋残破家园吗?
青海湖鸟岛栖鸟量下降
据新华社西宁2月4日电 (记者李建宏) 随着最后一群斑头雁飞往南方越冬,一些在青海湖鸟岛考察的鸟类专家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美丽的天使还会眷恋它们残破的家园吗?”
为时一年的青海湖及环湖地区野生动物考察表明,专家们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室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栖息鸟岛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4个主要鸟种中,鱼鸥在1980年最多时曾达1.21万只,1984年锐减到100只。1987年以后,鸟岛已经很难再见到鱼鸥与他鸟为伍了。斑头雁从1985至1988年平均每年减少150多只,到去年只剩下3500只。同期,在“鸬鹚”岛上,人们见到的空巢也越来越多了。
研究人员认为,种种迹象表明,青海湖鸟岛栖鸟量下降的趋势已无法扭转。一位去过世界许多鸟类保护区的美国专家,看过青海湖鸟岛后也作出了似乎是危言耸听的结论——鸟岛只能存在5─8年。
据了解,鸟岛栖鸟量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鸟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侵扰。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青海湖区退化、沙化草场达188万亩。湖内青海裸鲤数量也因过度捕捞而锐减。这给那些以鱼、草为食的鸟类生存带来了威胁。另一个威胁来自每年约3万左右的游客。青海湖鸟岛因水位下降而变成半岛后,游客可以逼近鸟类栖息地,岛上的鸟变成了惊弓之鸟。闻名中外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岸、布哈河入口处,是我国8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
1990年11月15日 人民日报 第二版
变害为宝 药苑喜添新葩
一举两得 生态经济俱佳
本报讯 记者颜建军报道:著名药学家楼之岑日前在京宣布,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北京同仁堂药酒厂联合开发成功了塞隆骨新药资源及塞隆风湿酒。
塞隆是青藏高原特有害兽,终年藏生在草原土下,严重破坏土壤生草层,导致地表植株死亡。在牧区和农区,每年地表作物被害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经药效学研究证明,塞隆骨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促进骨折愈合、增强机体抗力的作用,而无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临床验证结果证明,塞隆风湿酒治疗风湿痹症总有效率为百分之八十九点一,显效率为百分之四十五点六,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风湿症、骨性关节炎等属风寒湿痹患者。
据统计,青藏高原现存塞隆二亿只以上,每年可获塞隆骨二十二吨。开发利用塞隆骨资源还有利于保护草原,改善生态环境,节省草原建设经费。
1992年2月17日 人民日报 第一版
甘肃开发一类动物药种
一种可代替传统名贵中药虎骨酒治疗风湿病的新药塞隆骨风湿酒,由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宝深研制成功。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研究开发的第一个一类动物药种。(以上据新华社)
1992年8月31日 人民日报 第三版
北方大面积推广——
“高原”号春小麦系列抗逆丰产
据新华社西宁8月30日电(记者金嘉声) 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成功的“高原338”、“高原602”等“高原”号春小麦系列品种,已在我国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等10个省(区)辽阔的北方春麦带大面积安家落户。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春麦良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900万亩,共增产粮食近3亿公斤。
这些春麦良种经过青海、甘肃等省试种,显示的共同特点是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粒大、产量高。据介绍,70年代后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香日德农场种植的“高原338”小麦,曾一举创出平均亩产1013.05公斤的春小麦世界最高纪录。这些春麦良种不仅在我国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还落户到南美洲的玻利维亚。
西北高原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简称西北高原所)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自建所以来,西北高原所始终以立足青藏高原、发展高原生物学事业为总体目标。研究所定位于高原生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发展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牧业学科领域,解决相关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满足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同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历史沿革
1961年4月1日 成立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1961年11月21日 改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62年10月1日 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971年1月1日 隶属青海省,更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79年7月19日 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策划 | 陈世龙
编辑 | 王文娟
整理 | 姜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