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 | 报纸中的西北高原所

旧时光|“报纸中的西北高原所”(五)

发布时间:2020-04-13 

  回顾历史,纪念先贤,开拓视野,启迪后人,传承“牦牛精神”,希望通过展现旧报纸里西北高原所的历史时光,借助珍贵的历史资料、新闻报道,再现我所成立、发展的历史风云,力图在真实的时代背景下,展现西北高原所的发展、传承、求索历程。 


  1987年7月29日 人民日报 第三版

探索青藏高原生物奥秘的人 

——记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几位科技人员 

新华社记者 董瑞生 

  青藏高原蕴育着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也活跃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一批科学工作者。这些科学工作者以揭开青藏高原的生物奥秘为己任,走出了一条条成功之路。

高 原 女 杰 

  我国号称世界龙胆科植物王国,而我国龙胆科植物又集中在青藏高原。那么,青藏高原到底有多少龙胆资源?副研究员何廷农经过20多年的奋斗,回答了这个问题:全国有427种,占世界上的一半多,其中青藏高原约占全国的3/4。

  青藏高原大部地区都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常年刮风、飘雪、飞雹,大气含氧量仅相当于海平面的60—70%,不少地方不通公路。为考察研究龙胆科植物,何廷农每年都坚持在野外工作五六个月。一次,何廷农爬上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采集标本,由于极度劳累,山上严重缺氧,她脸色煞白,额头上滚出大颗大颗的汗珠,眼看就要昏倒。同志们急忙扶住,要送她下山,她摆手拒绝,只在草地上休息了片刻,又继续采集。凭着这种献身精神,她先后发现60多种龙胆科植物新种。她和同志们编写的5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志》(龙胆科卷册),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她编写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一书,是首次依据动、植物分类学系统地介绍藏药的专著。

蝗 虫 专 家 

  那是1962年的深秋,年方20多岁的印象初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

  当他翻开青藏高原蝗虫分类的历史资料,发现那里记载的第一篇论文是英国人写的;截至1949年,青藏高原已知的42种蝗虫,全部是外国人发现的。印象初顿时羞愧了。在所里迎接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上,他发誓:从第43号开始,青藏高原的蝗虫要由中国人来发现,要由中国人来编写专著。

  那是一个初夏,印象初和同伴们在塔里木盆地扎下营寨考察。早上,他独自沿着盆地边缘向戈壁深处寻找蝗虫。傍晚,当他背着捕获的蝗虫标本返回营地时,狂风骤起,整个天穹霎时变成了风沙世界。一天只啃了一个硬馍的印象初,这时饥肠辘辘,被风沙吹得歪歪斜斜,一会儿就迷失了方向。为轻装前进,他把衣服、鞋帽脱下来,全部扔掉,只穿一条裤衩,抱着蝗虫标本,向前爬一会儿,滚一阵,在距营地不到五六公里的荒漠里,挣扎了一夜。次日清晨,风势变小,同伴赶来,发现印象初躺在一个沙丘上,不禁抱着他已成泥棒的身体流泪了。

  在原始森林,他碰到过虎豹、毒蛇挡道;在冰川峭壁上,遇过险情;在河谷经受过山洪暴发的袭击……但这一切并没使他退却,他热爱这片生物科学的处女地。

  印象初和他的同伴们用10多年终于完成青藏高原蝗虫考察,共采集了5万号蝗虫标本,发现蝗虫新种73种,为世界蝗虫家族增添新属25个。在已命名的200种青藏高原蝗虫中,有1/3是他发现的。他还首次建立了符合我国情况的蝗虫分类系统——“印象初系统”,得到专家们的承认和采用。印象初编著了42万多字的《青藏高原蝗虫》一书。

育 种 大 王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打破全国小麦单产纪录的,不是中原大地、江淮平原、八百里秦川,而是“瀚海八百里”的柴达木。这里小麦最高单产达到2026斤,大面积试验田种植平均单产1800多斤,成为世界春小麦最高产区。创造小麦高产的人,就是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级试验师程大志。他今年45岁,没上过大学。

  1973年的春天,程大志在海拔2900多米的柴达木香日德农场,用“高原506”与“70—84”两个品种,开始进行杂交试验。嫩绿的麦苗出土了,他象对待婴儿那样照顾着这些绿色的生命。烈日当空的白昼,戈壁滩上火烤似的酷热,他带着草帽,独自蹲在麦田里,记录麦苗分蘖、拔节,观察分析小麦生长规律。脸被晒脱了皮,两眼充血,视力下降,他不叫一声苦。大风骤起的夜晚,他拿着手电筒,扒开沙埋的麦苗,防护着风沙的袭击。不知不觉从初春到了盛夏。

  杂交试验成功后,他背着麦种奔波于戈壁滩上千家万户的田间地头,向当地农民宣传介绍“高原338”。经大面积推广种植,它比当地品种平均每亩增产20%到38%,最高达到40%以上,让169户农民拔掉了穷根。现在,“高原338”正在飞出柴达木,在青海川水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大显身手。

  “高原338”培育成功后,他和同志们又进行盆地小麦丰产规律研究,总结出了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的一套栽培技术措施,为柴达木盆地60多万亩低产田和中产田找到一条丰产的途径。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1987年9月1日 人民日报 第三版

开发青藏高原智囊团 探寻生物奥秘桥头堡

西北高原生物所苦干出成果 

  本报讯 西北记者组报道: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珍禽异兽,有多少生物资源?高原草甸和高原灌木丛是什么样的生态系统?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意义何在?这些奥秘正被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一个个揭示出来。这个所在艰苦的环境下创业,迄今为止已经取得150项研究成果,其中5项获国家级科技奖,56项获省部级奖。

  这个研究所1962年始建于高原古城西宁,现有各类科研人员近200人,其中高、中级骨干力量占58%。他们大多是建所初期从祖国各地汇集到青藏高原来的知识分子,在科研实践中成长为我国第一代高原生物研究队伍。

  平均亩产2026.1斤的春小麦世界纪录,就是该所农业研究室培育的优良品种“高原338”的果实。甘肃河西走廊由于种植“高原338”,成为我国又一个著名春小麦高产区。目前,这个品种与该所培育出的另一个春小麦良种“高原506”,已在西北、东北的一些地区推广种植200多万亩,增产粮食2.7亿多斤。今年,这个所又培育出适合湟水流域浅山旱地种植的春小麦新品种“高原602”。

  在高原动植物分类区系研究方面,该所先后组织了近30次大规模野外考察,采集并收藏近30万个动植物标本。这些青藏高原动植物标本在全国也是最多最全的,它们对摸清青藏高原特有的动植物资源,为高原动植物分类区系、起源演化和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牧业基地之一,如何做到科学经营高原草场,具有重大经济意义。该所组织了包括动植物生态、动植物生理、草原、畜牧、微生物、数学、气象等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50余人,经过10年研究,在高寒草甸、草场最优放牧方案,高寒牧区生态复合系统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提高草场生产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对促进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高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上,该所先后研制出多种高功效的药物,近年来又在研制黑刺、白刺、黄刺系列饮料和系列化妆品方面取得全国同行的领先地位,在高原鼠类、鱼类等研究中也取得累累成果。

  近几年,这个所对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1/3以上的高、中级科研人员应邀到国外讲学、考察、访问;数百名国内外专家包括中科院10名生物学部委员来所进行学术交流和科学考察。人们称誉这个所是“揭示青藏高原生物奥秘的桥头堡”。


  西北高原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简称西北高原所)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自建所以来,西北高原所始终以立足青藏高原、发展高原生物学事业为总体目标。研究所定位于高原生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发展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牧业学科领域,解决相关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满足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同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历史沿革 

  1961年4月1日 成立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1961年11月21日 改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62年10月1日 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971年1月1日 隶属青海省,更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79年7月19日 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策划 | 陈世龙 
  编辑 | 王文娟 
  整理 | 姜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