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 | 报纸中的西北高原所

旧时光|“报纸中的西北高原所”(四)

发布时间:2020-04-08 

  回顾历史,纪念先贤,开拓视野,启迪后人,传承“牦牛精神”,希望通过展现旧报纸里西北高原所的历史时光,借助珍贵的历史资料、新闻报道,再现我所成立、发展的历史风云,力图在真实的时代背景下,展现西北高原所的发展、传承、求索历程。 


  1986年12月7日 人民日报 第三版

中国长江科考漂流探险队获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揭 双 源 之 谜 探 两 岸 之 宝 

  长江有两个源头——沱沱河和当曲河;河源区气候正在变暖,发现举世罕见的沼泽草丘;金沙江两岸宝藏遍地,虎跳峡是一个宝峡

  
   本报讯 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和长春地理所、西北高原生物所、兰州冰川冻土所的十一名科技人员,从今年6月至11月,历尽艰辛,满载科考成果而归。他们对长江源头和上游整个金沙江地质、地貌、水文、气候、资源等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有的填补了国家科学研究的空白,为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提供了依据。

  数名科考人员冒着风雪,直奔长江源头,在河源区考察范围近一万平方公里,行程两千五百公里,采集土、水、鱼、岩和冰样等五百多个,拍摄了两千多张照片和近千米电影片。

  长江河源区有三百五十多条冰川。科技人员发现,冰川退缩强烈,源头的南、北姜古迪如冰川,近十年来已退缩三十至五十米;深居青藏高原中部的各拉丹冬雪山雪线还在升高(已升至五千八百米)。说明源头区气候正在变暖。

  他们翻越了唐古拉山,来到当曲河源,测量出当曲河的水量为沱沱河的三倍,比沱沱河还长两公里;获得了当曲河的第一手资料,填补了我国科学考察空白,探索了长江“双源”之谜。

  他们在河源区发现了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五千三百米)的沼泽草丘,许多草场一望无涯,世界罕见。它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场所。

  长江上游能源、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在海拔五千米处,科考人员发现了重要能源——厚达一米八的泥炭层;在沱沱河海拔五千一百米的山上发现了黄铜矿脉;在冰川末端采集到一块拳头大、含铜品位高的黄铜矿石,沿岸还发现了呈紫色的铜矿、水晶矿、钨矿、铅锌矿、大理石、汉白玉等,闻名世界的虎跳峡,也是一个蕴藏丰富资源的宝峡,两岸拥有茂密的森林植被,上下又具备引水发电的有利条件。如建立水电站,装机容量可达五百二十八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三百零四亿度。

  泥石流专家、“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获得者唐邦兴和其他科考人员一起,全面系统地考察和掌握了金沙江流域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特征及危害情况。认为泥石流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沿岸;除地震、滑坡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严重,如采伐森林、开矿弃渣、开山引水等,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他们一面考察,一面还帮助云南中甸县人民提出了治理干沟箐泥石流的方案。

  西北高源生物所的鱼类专家武云飞,在科考中采集了一千多号鱼类标本,包括五十个鱼种。在沱沱河上游海拔四千七百米处,采集到长五十六厘米的重唇鱼。这种鱼和怒江、澜沧江上游的重唇鱼相同,说明几条江在一千多万年前有可能是连在一块的水系。他采到的一种高原鳅,形态奇特,文献未有记载,属未定种。

  此外,他们还对青藏高原的形成和运动状态等搜集掌握了一定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

  当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满载丰硕的科考成果到达上海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专程赶到上海迎接。中国科学院还与国家体委、四川省委省府联合举行茶话会,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这次科学考察的成果和意义。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题词赞扬这次科学考察是:“综考源流赋新篇,一清二楚赛前贤。”

  (郑思清)


  1986年12月18日 人民日报 第三版

高 寒 草 原 上 的 定 位 站 

—— 大 西 北 采 访 札 记

本报记者 吕建中 

  
  在青藏高原祁连山南麓,有一个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这里海拔三千二百五十米,“四时积雪明,六月飞寒霜”。就在这人迹罕至的高寒草甸上,一批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战了二十余年,获得可贵的成果,并且已向国内外开放,与美、澳等国签订了四项联合研究项目的协议。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它的生物奥秘历来为中外科学界所瞩目。这里的高寒草甸是我国特有的植被类型,面积占全国高原草场一半以上。这里气候寒冷,枯草期长,鼠害严重,加之季节草场不平衡,畜群结构不合理,造成草场日趋退化,牲畜常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之中。运用科学手段,探索解决途径,已成为发展我国高原畜牧业的重大课题。

  金秋季节,我们来这里访问。定位站副站长、副研究员周兴民介绍说,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走遍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的,先后采集了十万多种号的动植物标本,发现了许多新属和新种。1976年选择海北藏族自治州风匣口建立了定位站,开展高原生态系统各学科综合研究。

  定位站的工作非常艰苦。科技工作者们远离城市亲人,住在帐篷陋室,坚持考察了三百五十多种高等植物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了多种初级生物生产量及其年间变化,测定了它们的营养成分;考察了三百七十多种昆虫属种和上百种鸟类和兽类,摸清了在当地危害最烈的鼠兔、高原鼢鼠和田根鼠的活动规律(鼠兔每公顷草场有二十个至三十个,在单位面积上的摄入量是绵羊的一半;鼢鼠则专吃草根,使牧草成片枯死),并找到了艾虎、香鼬等鼠类的天敌。他们边考察,边试验,选育和驯化了以蒿草属为主的优良牧草品种;实行以草定牧,合理载畜,推广季节畜牧,在盛草期预留春季草场,提高牲畜成活率,加快畜群周转;同时提出防治鼠害措施和保护鼠类天敌。过去海北区七亩草场才养一头羊,经放牧区综合试验,三亩草场就能养一头羊。现在全站已有五十名科技人员,其中有七名副研究员,有七名中青年正在国外进修。近几年建起了宽敞的研究室,添置了现代化设备。

  今年夏天,在这里举行的国际学术研究会上,中外科学家对海北定位站的工作十分敬佩,也深为同行们的“牦牛精神”所感动。


  西北高原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简称西北高原所)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自建所以来,西北高原所始终以立足青藏高原、发展高原生物学事业为总体目标。研究所定位于高原生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发展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牧业学科领域,解决相关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满足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同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历史沿革 

  1961年4月1日 成立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1961年11月21日 改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62年10月1日 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971年1月1日 隶属青海省,更名为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1979年7月19日 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策划 | 陈世龙 
  编辑 | 王文娟 
  整理 | 姜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