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攀高峰 踔厉奋进铸辉煌

发布时间:2022-07-14  |  作者:周兴民 吴珍兰  

  2022年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下称西北高原所)60周年。60年来,几代科技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汇集在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伟大旗帜下,瞄准国际科学前沿,以探索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的神奇和奥秘为已任,弘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顽强拼搏以及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无私奉献和勇攀科学高峰的青藏精神,在学科设置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生物资源开发和永续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使西北高原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到国内和国际不可或缺的知名研究所,更成为研究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的中坚力量。我们为西北高原所取得巨大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回首往事,我们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历历在目,在克服前进的道路上的各种困苦所形成的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的牦牛精神,是我所获得了无穷的前进的力量。

  在庆祝西北高原所成立60华诞之际,让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那些将整个青春年华奉献给西北高原所的建设和发展而仙逝的科学家,祝愿还健在的老科学家们健康长寿,並期待年青一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意气风发地奔向新征程。

  一、中科院西北高原所成立的艰难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民经济恢复之时,一股左倾冒进的风浪席卷全国,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一时间,中国好像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人民公社实行食堂化、全民参与的大炼钢铁运动、鼓吹亩产万斤粮,到处呈现出一片“莺歌燕舞”的盛世景象。在此背景下,党中央于1958年3月决定,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中国科学院分院。中共青海省委(1958年12月5日)和青海省人民委员会(1959年1月15日)分别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和下属生物所等10余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于1959年2月2日正式通告中科院青海分院成立。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八届九中全会,会议认真总结了自1958年以来全国出现的所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错误,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援助合同、撤走专家、逼中国还债,在上述巨大压力之下,国民经济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为了纠正错误恢复经济,会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国闻风而动,进行机构调整、精兵简政。青海也不例外,大刀阔斧地将中科院青海分院和多个下属研究所撤销,仅留青海生物研究所,並在11月16日至25日,西北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在西安召开的西北地区科学技术机构调整工作会议上,确认青海生物研究所为西北地区的重点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是国民经济不断调整而保留下来的幸运儿。1962年4月25日,青海省科委同意生物所申报的拟将“青海省生物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并报中科院西北分院审批。西北分院于1962年9月18日正式批准颁发“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印章。至此,1962年9月18日成为中科院西北高原所成立纪念日。此后,西北高原所虽然经历了下放、收回等曲折的过程,西北高原所自始至终屹立于青藏高原这片净土之上,完成着自己的历史责任。

  二、基础设施在艰苦岁月中不断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建所之根。然而,在西北高原所成立之初,既无住所,亦无办公和科研之地;既不通电,也不通水,此等环境给职工生活和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不便。为了改变此种严酷的条件,全所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白手起家,搭建了临时藏身之处“地窝子”和修建了两排土木结构的平房,作为办公和工作的场所;晚上以蜡烛或煤油灯照明,就在此条件下,开启了西北高原所的新征程。

  为了尽快解决和改善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在以冯浪为首的领导带领下,不厌其烦地多次向青海省委、省政府、省科委等上级部门请示报告。终于在1962年9月,青海省级单位住房管委会决定,将原青海省干部文化学校所在地调拔给西北高原所使用(即现在园区东半部),其面积51亩,地上建筑有未完工的三栋楼房和食堂、仓库等。西北高原所接手后,即对1、2栋楼房进行装修,西北高原所于1962年冬告别“地窝子”和平房而搬进新址。1964年3号楼修建完成,2号楼为科研和办公楼,1和3号楼为生活用房。

  1963年1月21日,西北高原所与西宁市沈家公社杨家寨生产大队就园区西半部土地(现新宁广场南部)置换达成协议。从此,西北高原所园区基本确定(即现今的生活区和工作区),总面积105亩。这时,西北高原所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用房得到了初步解决。

  从1968开始,西北高原所在中科院的大力支持和投资下,对科研和生活用房双管齐下,加速科研和生活用房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为科学研究和提高生活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环境。1968年建成1号综合试验楼(该楼因年代久远,于2014年拆除,2017年完成重建),1981年图书标本楼竣工,1996年建成综合实验楼,2010年建成综合研发楼。在科研综合实验楼建成的基础上,西北高原所先后投资5700多万元,购置了诸如百万元以上的扫描离子电导探针显微镜、DNA测序仪、稳定性同位素质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三代基因测序仪、多排定量小型动物CT、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色联用仪等31台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对西北高原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以及青海省属动物生态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藏药重点实验室、藏药药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为西北高原所的科学研究向更纵深方发展提供平台。

  经过全所职工多年的绿化和美化,如今的工作区已成为百花争艳,绿树映高楼,人在画中游的靓丽、优静的花园式院所。

  在工作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1980-2000年,对生活区进行了改造和建设,先后建成了4、5、6、7、8号共5栋住宅楼,1992年和2001分别重建了3和2号住宅楼,2000年西北高原所与青海样达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联建研究生公寓,至此,使西北高原所职工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随着西宁市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西北高原所原住宅区已陷入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居然成为市中心的破旧不堪的住宅区,被列为重点改造的棚户区。经西北高原所与西宁市城市规划局协商,于2013年由青海省和信房地产开发公司承担旧社区的拆除新社区的建设。2015年把4、5、6号楼拆除,于2019年建成和信小区4和5号楼,全所职工于2019年年底陆续搬入新小区,住进了宽畅、明亮的新房、共享高质量的新生活,特别是老年人免去了爬楼梯之苦,过上了快乐、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三、人才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

  中科院青海分院成立于1959年的特殊时期,人才极其短缺和匮乏。时任西北高原所所长的冯浪同志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强所之本,是西北高原所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他求贤若渴,采取多种举措,广招天下英才,他不辞辛苦,亲自带领有关同志赴全国各地相关研究院所和高等学府,请求给予西北高原所人才支持。

  1962年在全国机关单位调整和精减人员的大环境下,青海农牧学院撤销,其教师以及从省农科院、省林业等单位调入科研人员40余人;1965年,中科院进行院所布局调整和三线建设的需要,拟在青海西宁建立中国生态研究中心,当年12月6日,院第五次院务常务会议决议:为加强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将动物所的动物生态室、昆虫生态室计百余名科研人员和华北生物研究所动物室、植物室约20余人以及植物研究所3人、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2人一起调入西北高原所。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动物所实际调入西北高原所20余人,因此,中科院建立中国生态研究中心的设想破灭,但由于上述人员的调入,西北高原所的机构构架基本完成,为后续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尽快提高全所科研究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西北高原所的领导采取多种举措和方法,加强对科研人员进行培训。首先要求研究人员自觉刻苦学习,冯浪所长身体力行,每天晚上均在所同大家一起学习。因此,全所职工刻苦学习蔚然成风。其次,除中科院制定的“老所带新所”的政策外,西北高原所也制定了“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培训计划。西北高原所依据研究所的方向和任务,先后选派多名品学兼优、有培养前途的科研人员赴中科院动物所、植物所、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进修学习;同时,在每年夏季野外考察和冬闲期间,聘请国内有名的专家学者来所讲学和带队或参与野外考察。据统计,1963年至1965年,分别邀请植物所姜怒,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崔有文、王作宾,武汉水生所倪达书,动物所夏武平、钱燕文….及西北农学院闻洪汉等人,他们毫无保留地给大家讲授专业知识和传授野外考察的经验;第三,给年轻科研人员压担子,任命他们为野外科考队队长,在实践中学习,增长才干。

  改革开放初期,西北高原所基于人才强所战略,组织多次英语和日语学习班,并派部分研究人员赴西安外语学院以及成都分院和兰州分院举办的英语学习班学习。此后陆续选派科技人员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英国等国际知名大学学习。同时,还邀请国外学者来所开展科研合作项目。经上述的途径和方法,促使年青科技人员快速成长。这批人即成为西北高原所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学科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其中,印象初院士即为优秀的代表之一。

  1981年,经中科院批准,西北高原所获硕士授予学科为生态学、兽类学和植物区系分类3个学科。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增设植物学、动物学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5年,中科院教育局批准夏武平教授招收博士研究生。1986年,美国蒙大拿大学与西北高原所建立所校姊妹关系,经中科院批准,1987年正式签定协议,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在动物学方面互派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北高原所为第四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为:动物学。直到2003年,将原动物学博士培养点调整为生态专业点,从此西北高原所的硕士、博士培养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从1981年至今,西北高原所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538人,博士研究生273人。

  1995年,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商委员会批准:西北高原所设立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从1996至今,博士后入站人员计40人。

  与研究生培养的同时,西北高原所还积极参与“西部之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的工程”“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等战略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上述举措,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专家和顶尖人才,完善了西北高原所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四、科学研究不断地跨越发展

  西北高原所从筹建开始,依据中科院所制定的“从青藏高原的特点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以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积极开展生物区系、草场植被的分布格局、动植物种群的分布规律、生理生态特征、繁殖规律以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高原生物科学”。采取边建所边调查的方针、积极组织全所力量进行野外综合考察。随着西北高原所的发展,其科研工作亦逐渐步入正规。然而到1966年,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使全国的科学研究工作遭到重创,一直处在停滞状态。

  然而幸运的是,西北高原所在两位老革命、时任西北高原所的两任所长冯浪同志和常韬同志,他们对党绝对忠诚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在遭受批斗的同时,发挥他们高超的领导艺术,充分利用党中央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上方宝剑,积极组织由动植物区系分类、草场植被、资源植物、土壤等主要学科组成的综合科学考察队,对青藏高原动植物区系、草场植被类型和分布格局、动植物资源等进行了全面考察。据统计,从1960年到1975年先后在青海省玉树州、黄南州、果洛州、海南州、柴达木盆地;西藏察隅、墨脱,珠峰地区和可可西里地区;川西、甘南等以及青藏铁路和南水北调西线东、中、西线工程的调查等共计102队(次)。考察队以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川西到西部的喀拉昆仑山、北起祁连山到南端的察隅、墨脱和喜马拉雅山,足迹遍及青藏高原256万平方公里的每个角落,穿林海、爬雪山、过草地,与日月同行,与天地同眠,经历了风雨严寒,风餐露宿,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青藏高原海拔高、缺氧和交通不便带来的各种困难,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圆满地完成考察任务,收获丰厚,详细记录了草场植被的分布规律和格局。绘制了植被图,观察了高山动植物的形态(行为)特征、繁殖方式以及适应高寒环境的方式和途径,截止1976年,共计采集植物标本43906号(副份标本80000份),昆虫标本80000号,鸟类标本6000号,兽类标本6000号,鱼类标本12000号,两栖爬行6500号,使西北高原所标本馆从0到珍藏标本159406号。此后,西北高原所继续进行补点考察和动植物标本采集。目前青藏高原标本馆珍藏标本共计60万份,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珍贵的资料库,为《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两栖爬行志》《青海植物志》《青海动物志》《中国植被》《青藏高原的药物图鉴》《西藏植物志》《青海植被》《青藏高原的蝗虫》《青藏高原鱼类》等的编著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

  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国际生物学规划(IBP)”和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的组织和推动下,相继在全球不同气候带建立了许多旨在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长期定位研究,並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为了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夏武平教授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以其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于1974年底,多次召开有关学科会议,结合青藏高原的特殊生态环境、西北高原所的研究基础和多学科的优势,于1975年开始野外选点调查工作,此后向所领导提出了 “在青藏高原建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报告”,经所领导同意和上级领导的支持,西北高原所与1975年底,整合全所优势学科组建了生态研究室。1976年4月26日,经西北高原所所务会议决定,在青海省海北门源种马场所辖风匣口建立我国第一个旨在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提高生产力模式为目标的长期定位研究站。实现了西北高原所从大规模的野外考查到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理论的历史跨越。

  在全站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海北站经过3年的建设和艰苦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和建站的经验,引起了中国科学院及国内一批知名专家的关注。1978年8月,由中科院生物局主持,西北高原所承办,在西宁召开首届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科研工作会议,全国60多个单位、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在我国不同气候生态带建立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开启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新时代。在此过程中,西北高原所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模式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动机和助力器。

  1987年,中科院为了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机构调整,坚持改革、开发、流动的科研体系,相继在我国不同生态区域选择了一批人员结构合理、基础设施较好、成绩突出的野外研究站向国内外开放。经1987年院组织的专家组评估和论证,1988年5月27日,经院长办公会议批准,海北站成为我国首批对国内外开放的5个野外台站之一。

  1990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中科院率先在我国不同气候带建立了包括研究农田、森林、草地、荒漠和水域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提高生产力优化模式的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旨在为区域和全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由于海北站出色的工作和取得巨大成就,经专家论证成功加入生态研究网络並成为10个重点台站之一。

  海北站在中科院、兰州分院、青海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在海北站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为国际学术界所关注,1999年被国际冻原组织接纳为成员,海北站是我国第1个加入该组织的成员。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了加快知识创新和提高国际科技竞争能力,加大对全国野外台站的领导,经科学院推荐,国家科技部批准,海北站于2001年晋升为国家实验站,2006年,正式纳入国家野外观察研究站序列。

  随着青藏高原交通网的建设,高原腹地已不再遥远。2009年在果洛州玛沁县建立了中科院三江源生态系统监测站,与海北站南北呼应,加强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等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治自然灾害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和决策依据。2021年列为国家野外观察研究站序列。

  在生态系统研究飞跃发展的同时,西北高原所其它学科也得到长足发展和取得骄人的成绩。从1968年至1980年,在夏武平教授的亲自领导下,从事新疆的灭鼠灭蝗研究,全面观察和研究了新疆天山北麓农区鼠类群落组成及时空动态,小家鼠种群暴发特征、栖息地选择与迁移、家庭结构、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特性、种群繁殖和数量的季节变化与年度变化特点。种群密度同自身生殖力、年龄结构、性比和越冬能力等互为因果关系,以及种群开春指数、繁殖指数、壮龄比与气候因素对数量消长的影响,建立了农区小家鼠种群动态模型,为灭鼠提供了技术支撑,提供了鼠类种群预测预报技术方法。

  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60年来,农业室的科研人员承担着历史赋予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以培育良种和建设丰产栽培模式的农田做起,采取远缘杂交、常规杂交,基因组编辑,转基因、化学物理诱导体多种育种技术和方法。先后培育出“高原506”“高原338” “高原602”等高产优良春小麦和优良牧草新品种约47种,其中高原“338”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创造了亩产吨粮的高产记录。经在黑龙江、内蒙、甘肃和青海等北方春小麦产区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还收集来自世界各地各类农、牧作物种质资源16000余份,开展了表型-基因型种质资源精准评价工作,为之后的育种提供种质保障。同时,分别在青海省循化县清水乡、共和县曲沟乡和柴达木盆地香日德农场开展春小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的丰产栽培模式的研究,对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此后,农业研究所室还在甘肃皋兰县建立了寒区作物与生态农业试验站、青海省平安下红庄作物育种试验站(现改为海东生态农业试验站)和甘肃武威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站等,继续加强春小麦育种和丰产栽培模式的研究。除此之外,他们还陆续选育了藜麦、高粱、小黑麦等新品种20余种,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保证。

  绿色特色资源研究是西北高原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务之一。西北高原所特色资源研究中心始终立足青藏高原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藏药资源,积极开展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规律,开发利用途径;开展藏药物质基础和现代化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藏药和特色产品;特色生物资源的繁育、规范化栽培及可持利用等。

  几十年来,藏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始终坚持在研究藏药资源开发药学基础上,研制藏药新药,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的用药多样化和安全。据初步统计:从1968至今,西北高原所研制的新药计有神经性新药“654”、治疗急菌痢的“苦豆片”,治疗小儿腹泻的“湿生萹蕾冲剂”,治疗慢性气管炎的“复方樟柳碱片”、治疗黄胆性传染性肝炎的“藏菌陈注射液”、治疗小儿黄胆型肝炎的“花锚片”、治疗风湿症的国家一类动物新药“塞隆风湿酒”(并研制了丸、散、片、胶囊和贴剂型)、“强力风湿胶囊”和“威隆风湿壮骨酒”等;充分利用青藏高原持有的沙棘、白刺、枸杞等为原料,制成了“舒心降脂胶囊”、“红珍珠降糖胶囊”、“舒理胶囊”、“百花丽容口服液”等10多种保健食品;并开发出果汁、果酒、籽油、中间体、化妆品等七大系列60余个产品。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特有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加强对野生资源植物进行人工繁殖、栽培及组织培养快繁等工作,以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从1968年开始至今,分别在互助北山林场、黄南同仁县麦秀林场、海东平安县寺台乡、乐都区、西宁市城北区廿里铺、大通县宝库乡、湟中县群加乡、湟源县东峡乡、果洛州玛沁县、班玛县和达日县等地建立了种子、种苗繁育、药材种植基地和野生抚育基地等,先后引种、培训和栽培唐古特大黄、麻花艽、藏茵陈、山莨菪、雪莲花、蒙古黄芩、椭圆叶花锚、川西獐牙菜、抱茎獐牙菜、羌活、红景天、桃儿七、暗紫贝母等几十个种类。已建立栽培示范基地5890亩、辐射种植面积10多万亩。为青藏高原中藏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当时间迈入21世纪,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仍然是西北高原所坚持的研究方向。此时,恰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落地西北高原所,西北高原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务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所确定的:生物多样化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变化与可持续管理,环境变化与水资源效应的研究方向和任务完全重叠,二者联合体是推进青藏高原生态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机遇,所领导因充分利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多样化融资渠道与多单位、多学科配置的优势,推动研究所再次腾飞。

  总之,60年来,几代科技人员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披荆斩棘、勇攀高峰、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以创新引领科研向纵深发展,并勤于笔耕,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精心总结科学实验取得的大量数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6532篇,其中SCI 2187篇,出版专著210部;荣获国家科技奖18项,省部级科技奖133项,为发展高原生物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庆祝建所60周年之际,总结历史经验,振奋精神,乘风破浪,在新征程中再铸辉煌。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23号 电话:0971-6143530 传真:0971-614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