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民族精神的壮举

发布时间:2012-07-23  |  作者:武云飞  

  记得1986年5月,我正在研究室制定“青藏高原鱼类区系起源及其演变”研究课题计划时,传来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的一封信,要求西高所给予赞助支持正在发起的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活动,并派出一名动物专业研究人员参加该队活动。详情如下:当年4月21日四川成都正式成立了“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指挥部”。中科院卢嘉锡院长向其发去贺电:“长漂将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仅是刻苦耐劳和富于智慧的民族,而且是勇于开拓、创新和争取进步的民族!”并首先汇出十万元支持长江科考漂流探险活动。因此,这一活动就与西高所发生了关系,随之收到的上述信函,必须赶快回复。我看到来信后,并没有考虑到这是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壮举,而只从个人专业出发,考虑长漂活动将有助于我的科研工作,将提供了解长江鱼类区系的机会,有利我正在拟定的课题计划实施。另一方面我自幼是海边长大,会游泳,中学参加过武装游泳训练,而且有在1966年扎陵湖鄂陵湖考察时我与唐诗声曾为找大风吹走的橡皮船由鄂陵湖口划船到玛多县的经历和1983年考察划船掉进冰窟中自救的经验。由于科研的需要和我已有的经厉,我决定参加这次活动。后经研究室负责人张明丽的进一步联系, 5月底就去成都集中,6月3日作为中国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员,一行共46人飞离成都至拉萨。稍事休息后,再转乘汽车翻越唐古拉山至青海温泉唐古拉山兵站。

  在长漂过程中,才体会到这一壮举是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亲切关怀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长漂指挥部党委直接领导下,中国科学院、成都军区和长江两岸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经全体队员发扬“开拓奋进、科学求实”的长漂精神取得胜利的。自源头开漂至科漂队全程抵达上海长江口与东海汇合处,胜利完成这一壮举的176天内,国家总书记胡耀邦曾前后两次对长江漂流出现的问题作出具体指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曾先后5次对长漂活动给予口头或书面批示,显然说明党中央对长漂活动的重视。这一活动,除了在专业上用最短的时间取得了最大科研成果外,更重要的是使我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崭新风貌、求实和无畏地献身精神:“在生死关头,尽可能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在最艰难的时候,把关爱给与别人;在胜利的时刻,不争荣誉多想别人”。 2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面对现实,过着平淡的生活时,总忘不了那些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总忘不了离我们而去的患难兄弟,他们的高大形象永远是我的榜样。

  一、中国长江漂流探险科学考察队组建概况

  我国首漂长江的勇士尧茂书[1]遇难后,他为国争光的崇高品德和不畏艰险的英勇行为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引起了强烈反响。大批有志青年纷纷要求对长江进行漂流探险,完成首漂长江全程的壮举。【[1]尧茂书出生四川乐山,青衣江哺育了他的幼年和童年。197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工作并坚持业余学习取得了大专毕业文凭,任该校电教室摄影员。然而他那单薄文弱之躯,潜藏着撼天动地的巨大之力,孕育着要实行“首漂长江”的壮举!1985年初,美国著名激流探险家肯?沃伦[2]拟于当年8月率队来华漂流长江的消息传来以后,他心潮难平。在日记中写道:“长江是中国的长江,中国人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在全世界第一次漂流。如果中国的长江首先由外国人来漂,这是一个耻辱!”于是,他决心抢在美国人前面。他首漂长江,敢为“天下险”,爱国、探索、献身,他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他的脊梁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犹如今日自古以来我国所属南海的海岛受到侵害和骚乱一样,中国人不能漠视无闻![2] 肯?沃伦率领“中美联合队”11名队员分乘5艘橡皮艇于同年8月26日向巴塘漂去,漂至叶巴滩附近,被巨浪撞击,4艘翻船落水。更加缺乏修船器材和随队医生戴维患肺水肿而牺牲,最后在巴塘宣布结束漂流。队长返回美国后官司缠身,不幸与1989年去世,享年62岁。】

  1985年10月尧茂书的家乡四川,省地理学会为适应广大青年的这一要求,与四川日报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驻川记者站等8个单位联合发起对长江进行漂流探险的赞助活动。同年11月省地理学会向四川省政府呈递报告,要求政府予以支持。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国科学院、国家体委、成都军区十分重视和关怀,明确指出:“这是关系国家声誉的大事,一定要搞好!”。1986年2月22日,省政府主持召开了有关部门参加的首次筹备会议,提出要把科考和漂流结合起来,对长江科考漂流的组织系统、实施方案、经费以及主要装备等进行了初步讨论和研究。2月27至3月2日,由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专业委员会主持,在云南渡口市召开“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学术讨论会”,对长江漂流的意义、科考的基本设想,漂流时间和工具及各江段的基本情况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论证。会议期间还组织部分人员踏查了虎跳峡。4月21日在成都正式成立“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指挥部”。四川省副省长康振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宣布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中国科学院以卢嘉锡的名义发来贺电并首先汇出赞助款。5月初,由武警四川总队副参谋长朱剑章同志带队组织漂流队员去康定新都桥大渡河畔进行高原适应、漂流技巧和翻船自救训练等。同时由唐帮兴和孙广友组建科考分队,于是就同西高所联系上了。     

  二、 长江漂流探险科学考察活动概述

  著名地学家、国家最高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说:“利用漂流手段进行科学考察是一大创举!”这是科学院老一辈科学家最早支持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活动的赞扬。这次科考利用橡皮船以水陆结合方式进行考察,节省许多时间和经费,收集到更丰富的科学资料。以前长江源头考察多是沿青藏公路沿线进行。现在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横切公路进行面上考察。因此,对源头区和金沙江沿岸的调查,会取得超越前人的认识,必将填补考察区的若干科学空白。科考分队是一支10人组成的短小精干、富有考察经验的队伍,有两位获得首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年龄最大的53岁1958年参加过登山考察,最小的23岁也参加过2年的野外工作。显然这是是一支名副其实的老中青三结合的考察小分队。科分队各有分工,分头把关,有的随漂流队采集水样,有的沿河岸两侧进行沿江观察、采集,水陆结合,工作协调。科学考察重点突出,着重在人迹罕见的高海拔源头区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乱石叉牙、丛林密布的金沙江河段考察。源头区着重于自然生态环境、冰川、沼泽、土壤、河源釐订、鱼类资源等方面。金沙江河段主要是泥石流自然灾害、鱼类分类区系为主。水文水化测定是整个长江干流水域。通过考察获得以下主要资料:

  1、 冰川研究,认为长江江源区冰川有普遍退缩,对比1969年航测图,一般冰川退缩30~50m,强烈退缩的姜古迪如冰川达100m。

  2、 泥石流研究,填补了长江全程泥石流分布图,考察同时与四川巴塘,云南中甸两县政府制定了泥石流整治规划。

  3、 查明虎跳峡河段险滩分布及其成因图。为今后发电、航运提供科学基础资料。

  4、 查明长江源头具有世界最高、最大的中低纬度高原沼泽,且有厚达1.8m泥炭层。为长江源头地区能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5、 长江正源釐订,对当曲是长江正源之所,有了进一步的证实资料。

  6、 首次对长江全程进行水样采集,对源头地区沼泽水,冰水和泉水进行了水化学分析。

  以上科学考察工作,我仅是以科分队队员配合或以合作者的身份参加的,仅提及至此。现就我的鱼类专业在这次活动中的情况(图1—4),做一简要汇报:

  首先是对长江源头区和金沙江河段进行了超前人的、较全面的鱼类调查,共采集标本1000余号,收集65种鱼类,并通过鱼类种类分布、数量与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对长江河源鱼类资源和金沙江古今水系变迁提出新的认识。长江源头区对于我来讲是比较熟悉的,以前曾考察过多次,也发表过该区的一些新种、新亚种等多篇文章。但是以前的工作仅仅是青藏公路沿线附近。1986年长江科考漂流探险却要从源头沿江而下,横切青藏公路沿线考察。通过考察不仅可以取得源头区鱼类较完整的资料,更加全面的认识源头鱼类,而且会对青藏高原鱼类区系起源和演变研究提供重要的佐证。通过一个多月的艰辛考察,共采集源头地区鱼类标本300余号,计6种。对源头鱼类分布有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裸腹叶须鱼的垂直分布高度有新的了解,以往我所采集的这种鱼最高分布点在海拔4300m以下的地区,而另外的专家仅有3600m以下的分布记录。通过这次考察,在当曲支流查曲源头海拔4800m处采到了它们,而且是产卵鱼群的鱼类。采到的个体全长70多厘米,体重3公斤,在高海拔的长江河源区有重要的渔业价值。另外在源头的湖泊与河流中又采到一种以前没见过的鳅类,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金沙江河段,自1971年至1983年我分别在沱沱河,玉树、巴塘的通天河,丽江和石鼓一带的金沙江等地进行过粗线条考察,如同蜻蜓点水,采集标本种类不多。这次随长江科考漂流在云南省中甸下桥头至四川宜宾地区金沙江河段干支流中,共设21个采集点,采集标本700余号,隶属11科,46属,59种,其中鲤科鱼类32种,鳅科10种,平鳍鳅科4种,鲿科5种,鮡科2种,其他各科分别均有1种。鱼类中有10个为该河段新纪录,5个待定种。为鉴定这些鱼类,查阅了自1880年至1985年国内外文献,并对以往发表的鱼类名录中的同物异名进行了若干订正,初步认为金沙江虎跳峡上下河段的鱼类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差、水温和水流速度的影响。又通过对考察区域自然就环境和鱼类生物学调查资料,做出推断,为该区渔业发展提出一些有科学根据的建议。这是我参加长漂活动有关科研收获的小结。与这次活动有关的论文分别在1987和1990年发表在“高原生物集刊”上,前篇题目是“长江上游鱼类的新属、新种和新亚种”,后篇是“滇西金沙江河段鱼类区系的初步分析”。还有一篇1991年发表于“动物学报”,题目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特征及其形成的地势原因分析”,其中引用了虎跳峡上下河段鱼类分布的差异,作为青藏高原分界线的主要依据。这些文章都是“青藏高原鱼类区系、起源和演化研究”的佐证。由此看出这次活动,仅用半年时间,收获却比往年大得多。无论是采集鱼类标本种类、数量以及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上都高于往年。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这一活动,亲自感受长江沿途群众热情帮助和欢迎、目睹漂流队员高尚的情操和可歌可泣的诸多事迹,使我受益颇多。

  

图1、武云飞随队在唐古拉山上      图2、科考分队在长江源头准备下漂

  

图3、当曲河撒网采标本         图4、当曲撒网捕到的叶须鱼

  三、 长江漂流探险活动

  在长江科漂胜利结束的总结大会上,指挥部宣布:“四川省政府申请中央批准以决定在成都建立长江科漂群雕,在长江上源沱沱河乡、直门达、虎跳峡等处分别建立纪念碑,永恒的纪念这次伟大壮举。长江科学漂流探险这一伟大壮举,被作为我国1986年十大新闻之一。” 。

  队员们给这次长漂活动总结了几句话:“成绩大、死人多、源头苦、金沙险、宜宾累”。意思是:“长漂探险科考成绩很大,但牺牲了五人;长江源头海拔高呼吸困难、天寒地冻生活很苦;金沙江高山峡谷流急险滩多,十分危险;宜宾过后虽少险情,但为早日到达上海,长时间划船当然很累”。

  初到青藏高原的人,遇到第一个问题就是高山反应:头痛脑胀、肠胃不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失眠比较普遍。队上的止痛片、安眠宁、黄连素等供不应求。冰川所蒲建辰在源头区一直流鼻血,只能张开口吸气,但坚持上格拉丹冬进行冰川考察。唐邦兴在温泉兵站头痛,很少食欲,仍要领队坚持到格拉丹东工作。女队员吉湖阿萨争取首先参加源头开漂未批准,哭闹着一定要去源头格拉丹东。科分队以科学考察为主,兼有沿途勘察河流地貌和接送漂下的队员的任务。在高原上考察需要骑马,科分队在探查长江正源时连续骑马9天,大家的屁股都磨破了,有的多次摔在地下。老唐的马摔落马鞍子,把他拖出几十米幸亏被牧工救下。危险的是,涉急流骑马过河、滑溜索或过沼泽,这时需要特别小心,还好我们都顺利地通过了。流动考察,在野外搭帐房住,做饭不方便,有时与藏族同吃同住,平常多是吃方便面喝开水。每天很少洗脸、刷牙。当曲源头及其上游支流一带,夏季多雷电,一次正在赶路遭到雷暴,雨下得很大、电闪雷鸣,能清楚地见到天空上的闪电像金龙蛇舞般地穿过地面,大家飞马奔驰,只见马蹄上也打着火花,很不一般。此时带路的藏民已将他们的马匹围成一圈,马背盖上毛毡,人钻进毡下念起经来。我们只得立马淋雨,直到雨过天晴后才随他们到达宿营地。考察生活有苦,也有乐。经过一番辛苦取得考察资料和样本,就有成就感和幸福感。考察中遭受苦难越多,得来的资料越宝贵,越能享受到这些新资料给你带来的欢乐。当地老乡知道我们是长江科漂队时,都来问翻译。以后翻译告诉我们:“乡亲们说,今天月光明媚,邀请我们一起跳舞”。于是,年轻人们联起欢来,学藏舞的学藏舞、学迪斯科的学迪斯科,直到深夜。在青年人的欢笑中看得出,经历了科漂的千辛万苦后,他们已克服了高山不适症,成为真正的高原人。有关长江科考漂流探险活动,几乎每天报纸都在跟踪报道长漂情况,时刻牵动着全国人的心。我亲眼见到考察漂流沿途,许多青年主动要求参加,被拒绝后痛哭流涕的样子。亲自目睹渡口市民自发欢迎漂流队人山人海的热烈场面以及招待所服务员偷跑到漂流船上准备一起漂流的事等等。在源头上我们只是不足50人的队伍,在渡口只记者就达百人,可见当年长江科考漂流对全国的影响,这些暂且不提,下面主要讲我所熟悉的几位漂流烈士的壮举:

  孔志毅, 他是青海省人大代表、二级英模、驻青海省解放军后勤总部(59035部队)

  营级干部,1985年曾协助过尧茂书漂流。1986年早期参加长漂队活动,在去格拉丹东长江发源地开漂时的整个过程中,给人以活雷锋的光辉形象,吃苦在前,助人为乐是大家公认的好同志。他是我参加这次活动时最早认识的一名队员。我记得他有一付棱角分明的黑色面膛,见到我时首先给我行过军礼,然后叫一声:“老师!”,就开门见山地问我是否是青海西高所来的?我如实回答后,他倍加亲切地告诉我一些有关漂流队员大渡河训练的事。他比我小十几岁,给我的印象是心直口快。没想到自6月16日科漂队在沱沱河乡举行下漂仪式(图5、),我与孔志毅握手告别和远远的招手致意,竟成为我们最后的告别。

  漂流金沙江的序幕拉开了,孔志毅是十名下水队员中毫无争议的人选。论年龄,他最大;

  论身体,他一般;论游泳技术,他平平。但是,他的坚定性却是全队共知的,也使人相信他有可以九天揽月、五洋抓鳖的毅力和勇气。7月26日孔志毅与王岩、颜柯、杨斌及洛阳队顺利通过卡岗滩,在继续共闯下面的“叶巴险滩群”时,他们四人乘坐着红色橡皮筏闯入了恐怖的足以使人肌肉撕裂的“浪窟”里,地催山崩似的滚滚浪峰,使他们的船变成了一只可怜的“脚盆”,跳崖似地连人带船陷入了蟒绿色的深渊。突然,颤栗着的橡皮船发疯似得升向天空,随之孔志毅的身子腾空而起,只有手还抓住连船的绳子,才没有被弹射出去。随后又被同伴飞快地伸臂一拉,才重新落入船舱,大家免遭死亡地度过这一关。第二天要漂一个垂直跌水,这跌水不仅陡直如壁,还暗藏“利刀”。为了安全,大家互让别人进密封船。孔志毅因为过卡岗滩时就坐过,这次一定让别人进舱。但队长想到昨天孔志毅的腾空遭遇,就下命令要孔志毅进密封船中与洛阳队2人一起下漂。说时迟、那时快,各船一滚下跌水,分别被“卷皮浪”打个不知天南地北。灾难临头了!橡皮船被囚在跌水与卷皮浪形成的夹缝中不能脱身。船上的人早已全部落水冲走。孔志毅和洛阳队两人却被封在密封船“碉堡”中,翻滚、碰撞、跌扑、挣扎。大浪像锤子一般“呯呯”地撞击着,密封船变形了、瘪掉了,像揉成的面团。而船内三人作为“馅子”,受着更惨烈的揉搓。猛然,密封船的一片“橘子瓣”被打掉了,江水汹涌而入,将蹂躏的昏昏沉沉的三人淹没。而人还难脱牢笼,坐以待淹……,又有一片“橘子瓣”被打掉了……,孔志毅从撕裂开的船体中冲出来了,他还活着!还在用那虽不发达却敢揽月捉鳖的双臂奋力拼搏,上下挥动着。已经上岸的三名队员看见了这一幕:我们的孔志毅因为进密封船而将救生衣脱给了别人,他赤身扑腾,犹如落水的山鹰,被狂涛时而举起时而按下,或忽左忽右跳跃。“老孔,向左边游!”崖上的三人哭着大喊。然而,我们的孔志毅已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向着右边的浪窝扑腾。这一幕是使人心碎的,纵是铁汉心肠,也要弹泪。老孔很快被冲到下面一个滩头,就再没有露出头来。老孔与洛阳队的张军、杨洪林这些年轻的生命为“长漂”英勇献身。

  孔志毅的英雄事迹都是我在他牺牲后知道的。因为他的部队是西高所的邻居。孔志毅牺牲后他的父母来青海看过。他的哥哥放下自己的工作积极要求参加长漂队,来完成弟弟未竟的事业。最后英雄的哥哥被批准入队,漂完了全程,完成弟弟梦想的壮举。通过我们的交谈,得知他的父亲是“三八”干部,湖北水利厅厅长、葛洲坝工程副总指挥,家里为孔志毅提供报考国防大学的条件,但孔志毅收到报考通知的电报后并不去,却硬要参加漂流长江的壮举。又得知孔志毅曾在火车上,替不认识的老人和孩子买卧铺票的事。他竟会亮出人民代表证为卧铺票去交涉,而自己却挤在车厢的过道上打一夜瞌睡等助人为乐的事迹。大家还回忆起,在向格拉丹东进发途中,汽车无法再往前开了,然而要到达山下目的地还非常遥远。如何把在路上留下的船、账房等物资运过去?孔志毅毫不犹豫地接受这个繁重地雇畜力运输任务。结果他想方设法在预定期限内,从老乡那里雇来21头牦牛,三匹马。可他自己在凛冽的寒风中,竟然只穿一身运动服外罩单军衣,冻得清鼻涕直流地站在分队帐房门口。原来为了雇到急需的畜力,他竟然将自己的羽绒服送给了藏民。就这样,孔志毅单衣单裤连袜子也不穿地就在这个源头 “生命禁区”忙活了三天。在“生命禁区”孔志毅搭帐房、扛东西、做饭、管牛看马什么都干,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任劳任怨的革命精神。然而,他却率先为全队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勇士原本不该过早从人间消失的,但水流如箭的金沙江,偏用极其残酷的吞没,来塑造他的形象。他的气魄胆量、热情成了整个长漂队永远的回忆!他的精神志趣,成了全队的“队魂”。

  我参加的中国长漂队共牺牲5名队员,全被追认为烈士。除孔志毅外,还有万明、王建军、王振和杨前明。万明记者在虎跳峡采访时,不幸被山上滚石击中头部身亡。王建军、王振和杨前明则是在指挥部作出 “为了一寸不丢地漂完长江全程” 决定,参加北上补漂而壮烈牺牲的。11月19日在昌波河口三位勇士与前来送行的队友木呷、李剑北等合影后,便钻进了“中华勇士号”密封船,开始了征服莫顶滩的战斗!惊涛轻托着密封船滚滚而下,忽而左忽而右,忽而上被举在浪尖,忽而下被抛进河底,任激流摆布,任礁石乱闯。他们在密封舱内,颠来倒去只觉得天昏地转,直想呕吐。这时,在舱内的勇士和江岸的接应队员,手掌都捏出了汗。大家都在担心哪!总算什么也没发生,密封船安然过了莫顶滩。“我们胜利了!”三位勇士在回水处钻出船舱,爬到船顶,不断向接应人员打着“V”型的胜利手势。就此,补漂任务彻底完成了。三位勇士舍舟登岸,狼吞虎咽地把当地群众慰劳他们的羊肉,大吃了一顿。他们想及早启程,去追赶已到长江下游的大队人马。可是,从莫顶滩到交通稍方便的奔子栏,还要走两天的山路。况且密封船又太重,他们已没有太多的力气扛了。于是决定继续乘船下漂,到奔子栏靠岸。三位勇士爬上密封船顶,微笑地打着“V”型手势,向送行的人们告别(图6、)。谁知这一告别,不该发生的事却发生了!最后多天没有三人的消息,而在莫顶滩下八九公里处,发现了卡在礁石间的密封船。舱内的照相机、羽绒衣和食品,完好无损。但三位勇士已为自己所喜爱的事业,做出了最大的奉献。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一一介绍,仅将王建军、王振和杨前明生前的请战书和信展示如下,以寄托对烈士们的哀思。

  

图片5、沱沱河下漂乡亲给孔志毅献奶茶    图6、三勇士在密封船上向送行人告别

  

  

  

  从烈士的英雄行为和他们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和为事业勇于拼搏的无畏精神。可以看出他们追求理想是多麽真诚!决心多大!对自己家庭、爱人、孩子及同事朋友是多麽关心!但是为了中国人首漂长江、振奋民族精神的事业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1986年11月25日,科漂队抵达上海,胜利完成了人类首次全程科考漂流探险长江的伟大壮举。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在1986年11月27日科学报上高度赞扬这次科学考察,而赋诗一首:“漂流长江冠环球,千辛万险等闲渡,综考源流赋新篇,一清二楚赛前贤”。举国上下普遍认为长漂的全面胜利,首先是科漂队员勇于向大自然挑战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拼搏;二是党的正确领导和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胜利;三是全国各地大力支持,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欢庆西高所建所50周年、在提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衷心祝愿全所同志高举“牦牛精神和长漂精神”的旗帜,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继续努力奋斗,不断作出新贡献。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23号 电话:0971-6143530 传真:0971-6143282